词条 | 华夏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华夏❶中国的古称。 华夏即中华。参见“中华”。 华夏汉族先民的古称。与 “中华”、“中国”相通,兼有族名,国名,地名等多重含义。亦有区别文化高下之意。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失华夏”。周初,文献中较早出现的是“夏 ”,《说文》作“中国之人”,中国指黄河流域,即所谓中原。春秋以后,“诸夏”、“华”、“诸华”之称相继出现。“华”,《说文》作“荣”或“赤色”。又《孔传》释“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 《孔颖达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与“夏”歧称,曾认为与华山和夏水有关,近人则谓“华”、“夏”古音可以互假,恐为一音之转。古人常以“夏”同“蛮”或“裔”对称,以“华”同“夷”对称。《书·武成》曰“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当时区分华夏与蛮夷的标准为文化和族类,而尤以文化为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