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南京临时政府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南京临时政府Nanjing linshi zhengfu

辛亥革命时在南京建立的临时中央政权。1911年12月29日,宣布独立的17省代表在南京开会,依照《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职,正式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并决定以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1月22日,孙中山声明,如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当即辞职,推袁为总统。2月12日,宣统皇帝下退位诏书。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4月1日,孙中山卸去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随后即迁往北京。南京临时政府掌权不到3个月即告夭折,这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一届民族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南京临时政府

辛亥革命时建立的资产阶级临时中央政权。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任临时大总统,建立南京临时政府,下设九部。28日组成临时参议院,执行议会职权,政府宣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经济等政策法令。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共和制度。4月1日,孙中山被迫离职。4月5日,临时参议院决定迁都北京,袁世凯窃取临时大总统位,临时政府结束。

南京临时政府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在南京建立的中央政权。1911年12月2日,江浙联军攻克南京,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于汉口开会,决议以南京为中央政府的所在地、并正式通过《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明确规定临时政府为总统共和制。同年12月29日,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将海外归来的孙中山选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成立。1月3日选举黎元洪为临时副总统,并通过孙中山提出的各部总、次长和局长名单。1月28日成立临时参议院,代行议会职权。临时政府虽吸收了一些旧官僚、立宪派人士参加,在9名国务部长中,同盟会员只占3名;但10名次长、各局长、总统府秘书长,其中除个别人以外,均为同盟会员。而立宪派,旧官僚大多未曾就职,实权掌握在次长手里,时人称之为“次长内阁”。故临时政府能颁布一系列有利于民主政治和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法令。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后来在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下,孙中山于2月13日向临时参议院递交辞职书。4月11日正式解职。临时参议院新选的临时大总统袁世凯不仅通过发动兵变,于5日将首都迁往他的老巢北京,而且还通过一系列阴谋手段,破坏孙中山在《临时约法》中所规定的责任内阁制政体,实行个人独裁。故袁世凯上台意味着临时政府资产阶级民主政权的夭折。


南京临时政府

辛亥革命时资产阶级在南京建立的中央政权。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3日,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通过孙中山提出的临时政府组织及人员名单。设陆军、海军、外交、司法、财政、内务、教育、实业、交通等9部。1月28日组成南京临时参议院,执行议会职权。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政府中占有主导地位。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政策法令和革新措施。3月11日,颁布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共和制度。临时政府也容纳了立宪派和旧官僚,没有触动封建土地制度和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利益,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后在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大地主大买办阶级代表袁世凯的压迫下,最后交出了政权。2月1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辞职,4月1日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次日和4日临时参议院分别议决政府和该院迁往北京。资产阶级共和国及其南京临时政府遂告夭折。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