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南北对话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南北对话Nanbei duihua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就经济合作与发展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进行的谈判对话。因发展中国家大多在南半球,发达工业国家大多在北半球,分别有“南方”“北方”之称,故名。又称南北谈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相继取得政治独立,但经济上仍受到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遗留下来的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束缚和发达国家垄断资本的控制与剥削,因而要求与西方发达国家对话,争取经济独立,扫除经济发展的外部障碍, 建立公正、合理、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新秩序。1959年英国劳埃德银行总理弗兰克首次使用南北问题的提法。对话兴起于60年代中期。1964年6月,在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第一届贸易与发展会议上,发展中国家组成七十七国集团, 与发达国家进行集体谈判。此后, 每届贸发会议召开前, 七十七国集团均举行部长级会议,协调立场,统一行动。70年代发展较快。1975年和1977年, 19个发展中国家与7个发达国家两次在巴黎举行国际经济合作部长会议, 就原料、能源和金融等问题进行讨论。1977年11月,国际发展问题独立委员会成立(又称南北委员会),主席为联邦德国前总理勃兰特, 就促进南北对话多次举行会议。1978年起,联合国大会成立全体委员会,审议南北对话有关问题。1981年10月在墨西哥坎昆召开了有14个发展中国家和8个发达国家政府首脑参加的国际经济与发展会议, 即坎昆会议。南北对话取得了一些成果。原料生产国组织在与发达国家的谈判中,部分掌握了原料的开发、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主动权。1975年,欧洲共同体同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区46个发展中国家在多哥首都签订较为平等的《洛美协定》。以后该协定续订三次。由于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竭力维护其既得利益, 南北对话困难重重, 成效不大, 80年代陷入僵局。


南北对话nanbei duihua

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就经济关系所进行的多边磋商活动。因发展中国家多位于南半球,发达国家多位于北半球,所以通称南北对话。第一次全球性的南北对话活动始于1975年12月,在前法国总统德斯坦的倡议下,喀麦隆、阿尔及利亚、南斯拉夫等19个发展中国家同美国、欧洲共同体、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西班牙等8个发达国家和集团举行了国际经济合作会议,1977年5月举行了第二次会议。由于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着力维护自身利益,对话未能取得预期结果,双方同意将对话移到联合国范围内进行。1980年,联大第十一届特别会议专门讨论了有关国际经济合作的全球性谈判的程序和议程问题,未能达成协议。1981年10月22日,经墨西哥前总统何塞·洛佩斯·波蒂略和奥地利总理布鲁诺·克赖斯基的共同努力,8个工业发达国家和14个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首脑在坎昆举行南北最高级会谈,中国总理出席了会议。会上就调整南北经济关系和恢复全球性南北对话交换了意见。当时因美国阻挠,全球性的南北谈判未能举行。此后全球性的南北对话活动趋于沉寂。但是南北关系的改善是整个世界经济振兴的客观要求,因此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仍在为此进行努力。1984年12月,欧共体与非洲、加勒比、太平洋地区的65个发展中国家签订了旨在促进双方经济发展的第三个《洛美协定》。联合国也在为促进南北对话而积极活动。1985年9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有必要举行新的南北谈判以解决贸易问题。

南北对话Nanbei duihua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就经济合作与发展及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进行的谈判对话。由于发展中国家大多在南半球,发达工业国家大多在北半球,分别有“南方”“北方”之称而得名。亦称南北谈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相继取得政治独立,但经济上仍受到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遗留下来的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束缚和发达国家垄断资本的控制与剥削,因而要求与西方发达国家对话,争取经济独立,扫除经济发展的外部障碍,建立公正、合理、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新秩序。1959年英国劳埃德银行总理弗兰克首次使用南北对话的提法。对话兴起于60年代中期,1964年6月,在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第一届贸易与发展会议上,发展中国家组成七十七国集团,与发达国家进行集体谈判。此后,每届贸发会议召开之前,七十七国集团均举行部长级会议,协调立场,统一行动。70年代发展较快。1975年和1977年,19个发展中国家与7个发达国家两次在巴黎举行国际经济合作部长会议,就原料、能源和金融等问题进行讨论。1977年11月,国际发展问题独立委员会成立(又称南北委员会),主席为联邦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就促进南北对话多次举行会议。1978年起,联合国大会成立全体委员会,审议南北对话有关问题。1981年10月在墨西哥坎昆召开了有14个发展中国家和8个发达国家政府首脑参加的国际经济与发展会议,即坎昆会议。南北对话取得了一些成果。原料生产国组织在与发达国家的谈判中,部分掌握了原料的开发,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主动权。1975年,欧洲共同体同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区46个发展中国家在多哥首都签订较为平等的《洛美协定》。以后该协定续订3次。由于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竭力维护其既得利益,南北对话困难重重,成效不大,80年代陷入僵局。


南北对话Nanbei duihua

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举行的谈判。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大都位于北半球,所以国际上通常用“北方”代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多位于南半球,被称为“南方”。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民族经济,需要在资金、技术、贸易等方面与“北方”发达国家进行合作。“北方”发达国家在能源、原料以及商品市场、投资场所等方面同样需要与“南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往来。但是,多年以来,发达国家在生产、贸易、技术和金融等领域一直保持垄断地位,他们通过压低原料价格、高价出售工业制成品、提高银行贷款利率等手段剥削发展中国家。这种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是造成发展中国家经济困难、落后的根本原因。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常要举行经济谈判。

南北对话

发展中国家和工业发达国家之间就经济合作问题进行的协商、谈判等外交活动。因南半球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发达国家大多在北半球,故称。20世纪70年代后发展迅速。1977年联合国成立“国际发展问题独立委员会”,又称“南北委员会”。该组织为促进南北对话多次举行会议。

南北对话

又称“南北谈判”或“南北会谈”。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就经济合作和发展问题,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进行的一系列谈判。由于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位于地球的南半部,而发达国家则大多位于地球的北半部,国际上通常用“南方”来代表前者,而用“北方”来代表后者,故名。英国劳埃德银行总经理弗兰克于1959年第一次使用“南北问题”,1964年3~6月联合国贸发会议揭开了南北会谈的序幕。此后,发展中国家同一些发达国家就原料、贸易、援助、金融、发展等问题展开谈判。1974年在联大第六届特别会议上,经过发展中国家的努力,通过了《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和《行动纲领》,南北对话进入了一个新时期。1975年和1977年在巴黎先后两次举行了有27国参加的南北国际经济合作对话,谈判进而转到联合国范围举行,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进展缓慢。进入80年代,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使南北双方认识到双方之间谈判的重要性。双方于1981年10月在墨西哥举行了坎昆首脑会议; 此外在欧洲共同体和非、加 (勒比)、太地区发展中国家之间也曾先后签署了3个洛美协定。然而,由于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南北观点相距甚远,致使南北对话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南北对话

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就经济合作和发展问题进行谈判的国际性经济会议。由于南半球多是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大都在北半球,因此人们习惯于称发展中国家为 “南方”,发达国家为 “北方”。南北对话就是为了解决这两者间的经济关系问题。1981年10月22日至23日在墨西哥的坎昆召开过一次非正式的政治性首脑会议。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关系有 “南北关系” 之称。它源于英国劳埃德银行总经理弗兰克于1959年第一次使用的 “南北问题”。1975年12月与1977年5月在巴黎举行的国际经济合作会议,就是 “南北对话” 的国际经济会议。1977年11月29日,根据世界银行行长麦克纳马拉的建议,成立了 “国际发展问题独立委员会”,又称为南北委员会,主席为前西德总理勃兰特。委员会就促进南北对话问题,从1977年12月起多次举行会议,起草报告,并将报告提交联合国秘书长。几年来,南北谈判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进展很缓慢。为打破僵局,墨西哥和奥地利于1981年初,建议召开南北首脑会议。同年10月,在墨西哥的坎昆城召开了 “南北会议——坎昆会议”。这是就南北经济问题 (原料、能源、国际贸易、穷国发展和金融制度等) 举行的第一次全球性的最高级会谈,是南北对话中的一个进步和良好开端。然而,由于某些发达国家对谈判缺乏诚意,致使南北对话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80年代以来,南方国家经济发展面临贸易、债务和国际金融诸方面的巨大困难,它们在继续推动南北对话的同时,连续召开南南会议,把重点转向加强集体自力更生、实现南南合作方面。
20世纪70和80年代,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南北关系的发展取得一些成果。但总的来说,南北关系的改善进展是缓慢的,成果是有限的,主要阻力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

南北对话

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的对话。因发展中国家大多处于南半球,而发达国家大都处于北半球,故称“南北对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过去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获得了政治独立,但在战后帝国主义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企图继续奴役这些国家和人民,造成南北矛盾。在经济上有: (1)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是发达国家的廉价原料供应者和制成品与粮食的购买者; (2) 随着发达国家的贷款和“援助” 的增加,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成为沉重债务的负担者; (3)发达国家利用垄断的先进技术和经济实力,剥削和奴役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南北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经济关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于1975年12月和1977年5月举行了国际经济合作会议,其实质就是南北对话的国际经济会议。1977年11月成立了“国际发展问题独立委员会” (又称“南北委员会”,主席为西德前总理勃兰特),曾多次举行会议提出召开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政府首脑会议。1979年根据七十七国集团倡议召开的第34届联大通过了第138号决议,决议责成联合国全体委员会筹备召开一次全球会议,讨论原料、贸易、发展、能源和货币金融5个问题。1981年8月1日至2日在墨西哥坎昆城召开关于合作与发展国际会议,14个发展中国家和8个发达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或他们的代表出席。中国政府派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并两次发言,提出了中国政府对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五项原则,阐明了中国对解决一些具体问题的观点和主张,反映了第三世界的声音。

南北对话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为协调和解决经济关系问题而举行的对话和谈判。1974年欧洲共同体9国同46个发展中国家在洛美举行部长会议,次年签订《洛美协定》,并在巴黎举行第1次南北会议。1977年5月举行第2次南北会议,成立南北委员会。1981年在坎昆举行南北对话首脑会议,中国政府派代表参加。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