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南印度铜像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南印度铜像

4至17世纪南印度诸王朝的青铜造像。主要分布于南印度泰米尔地区及其周围,属印度本土达罗毗荼人的艺术。题材多取自印度教诸神,同时也有少量的圣徒和动物造型。该造像之风大约始于帕拉瓦王朝(约600—897)中晚期,盛于朱罗王朝(846—1279),维查耶那加尔王朝(1336—1565)时达到高峰。目前所发现最早的铜像属帕拉瓦王朝中晚期的作品,风格古拙质朴,以马德拉斯的毗湿奴像( 8世纪)为代表。朱罗王朝以后,南印度铜像由古典主义向巴洛克风格过渡,人物造型逐渐由雄健典雅向修长秀逸演变,表情亲切柔和,动态夸张,富有节奏感; 女神造像注重形体曲线的优美和流动,乳房丰硕,腰肢纤细,美观动人。代表作有印度国立博物馆藏的《湿婆舞王像》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7: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