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坡之变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南坡之变元帝国中期宫廷事变。元成宗后卜鲁罕辅佐晚年的成宗掌权,成为实际上的政治领袖。成宗去世后,她为了继续左右宫廷,与权相阿忽台等人联袂,准备扶立镇守河西并拥有重军的安西王阿难答为帝,相互约定了举事日期。但大臣中富有威望的哈刺哈孙等却要拥立镇压溯漠的怀宁王海山。他们接回了爱育拔力八达母子,爱育黎拔力八达与哈剌哈孙先下手除掉了阿难答及阿卜鲁,海山随即在上都即大汗位,很快立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子,南坡之变的渊源实肇于此时。以后,海山执政不力,致使朝纲大乱,加深了政治危机的程度。至大四年 (1311) 海山因病去世,爱育黎拔力八达即帝位,是为仁宗。他继统前,武宗曾有约与他,要“兄终弟及,叔侄相承”,他当上皇帝后,为了使自己的后嗣承统,违背了盟约,册立自己的儿子硕德八剌为太子,这就种下宫廷事变的祸根。延祐七年(1320),仁宗去世,硕德八剌抢占帝位。他锐意政治,雷厉风行,当时朝中有两大政治派系,一是威临三朝的太皇太后答己一系,代表人物是右丞相铁木迭儿,另一派是硕德八剌和右丞相拜住,答己和铁木迭儿先后病逝,硕德八剌依靠拜住进行彻底的政治更新,起用了大批新人,裁汰冗员,实施新的经济政策,颁布《大元通制》,元代政治至此始有了新的面貌,硕德八剌也暂时保住了皇位,但他“果于刑戳,奸党畏诛,遂构大变云” ( 《元史》卷28)。至治三年 (1323) 铁木迭儿之子铁失与晋王倒剌沙联谋,共议拥立晋王也孙帖木儿为帝,决心杀死英宗以达到目的。此年八月,硕德八剌自上都还大都, “车驾南还, 驻南坡” (同上)。铁失与也孙铁木儿,铁失弟锁南及五个蒙古诸王,共十六人举事,以铁失麾下阿速卫军为主力,先刺杀右丞相拜住,然后在硕德八剌卧所刺杀硕德八刺,这就是史称的南坡之变。政变后,也孙铁木儿即帝位,即泰定帝。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