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阳集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南阳集诗文别集❶宋赵湘撰。六卷。湘字叔灵,其先自京兆徙家于越。至湘始家于衢,遂为西安(今浙江衢县)人。淳化进士。即资政殿大学士赵抃之祖。宋史抃传不著世系,湘之始末亦不具。惟苏轼为抃作碑,称湘官为卢州卢江尉,其后追赠司徒,则以抃贵推恩者也。湘之著作多散佚。仅《宋文鉴》、《方舆胜览》等书载其数诗,余悉不传,并《南阳集》之名知者亦罕。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出颇多,复得掇拾散亡,成六卷。《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大抵运意清新而风骨不失苍秀。虽源出姚合,实与雕镂琐碎,务趋僻涩者回殊。其古文亦扫除排偶,有李翱、皇甫湜、孙樵之遗,非五季诸家所可及”。惟《扬子三辨》一篇,囿于北宋儒家偏见,对扬雄推重过当。然此集沈埋数百年,光气终莫可掩。亦多借重其孙,或谓原集实抃所编,其目次已不可考。有《四库全书》本。 《南阳集》6卷。收诗歌和散文。赵湘反对骈偶。以古文为主,有唐李翱、皇甫湜之遗风。有《四库全书》本。《武英殿聚珍版书》本。《抱经楼丛刊》本。 《南阳集》6卷,拾遗1卷。拾遗(清)劳格辑目,(清)孙星华录文。《武英殿聚珍版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南阳集三十卷。《附录》一卷。宋韩维(1017—1098)撰。韩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因文韩亿辅政,不试进士。文去世,仍闭门不仕。宰相荐其好学嗜古,安于静退,召试学士院,辞不就。富弼召见,授予河东幕府,欧阳修推荐他为检讨、知太常礼院。神宗即位,任翰林学士。元祐初,拜门下侍郎,以太子少傅致仕。韩维为官正直,敢于直谏。曾说:“人情贫则思富,苦则思乐,困则思息,郁则思通。诚能常以利民为本,则民富。常以忧民为心,则民乐;赋役非人力所堪者,去之,则劳困息;法禁非人情所便者,蠲之,则郁塞通。推此而广之,尽诚而行之,则子孙观陛下之德,不待教而成矣。”这种思想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维著有《南阳集》(曾封南阳郡公)三十卷,其中诗十四卷,内制一卷,外制三卷,王记室二卷,奏议五卷,表章、杂文、碑志各一卷,手简歌词共一卷,《附录》一卷。今有《四库全书》刊本。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