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卢卡奇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卢卡奇1885-1971Lukaqi,Gyorgy Lukacs

匈牙利哲学家,文艺理论家,“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奠基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一个富裕的银行家庭。1906年毕业于匈牙利大学,曾三次去柏林、海德堡、弗莱堡跟随席美尔、韦伯、李尔凯特和文德尔班等人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过由一批青年知识分子组成的一个独立研究中心,并成为骨干之一。1918年加入匈牙利共产党,曾当选为中央委员。1919年任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文化教育事务人民委员。革命失败后,流亡奥地利和德国。1930-1945年侨居莫斯科,在苏联马克思恩格斯研究学院和苏联科学院哲学所工作。1945年匈牙利解放后回国,任匈牙利科学院院士。1956年任政府的文化部长。纳吉政府倒台后,未被吸收进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1971年逝世。卢卡奇一生从事理论工作50多年,主要著作有《小说理论》(1920)、《历史和阶级意识》(1923)、《理性的毁灭》(1954)、《审美特性》、《社会存在的本体论》等等。
卢卡奇的政治哲学思想曾发生过多次转变,他在青年时代接受的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其思想发生了变化,对工人运动采取的是国际主义立场。匈牙利革命失败后,他曾和一些流亡者创办《共产主义》杂志,鼓吹左倾思潮,受到列宁的批判。1923年发表的《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引起了极大争论,一方面共产国际领导者认为这是“理论上的修正主义”思想,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该书对马克思主义所作的自由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解释使得卢卡奇成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他把异化作为对资本主义进行革命批判的核心,把资本主义社会描绘成为一个异化、物化了个性的世界。他否认历史决定论,脱离开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去研究主体和客体,把人提高到了历史的主体地位上。他把异化的消除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因素,而把共产主义说成是真正的人性和人的总体的个性的实现。卢卡奇晚年的思想再次发生了转变,他反对苏联出兵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反对社会主义的官僚主义、腐败,主张“重建苏联革命后最初几年的无产阶级民主”。

卢卡奇

见“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的“卢卡奇”。


卢卡奇

匈牙利哲学家、文艺批评家、美学家。现代“马克思学派”创始人。第一个证明马克思主义美学是一个体系,并作出了积极的评价。认为人道主义是现实主义的核心,人道是艺术的本质,写人是艺术的首要任务。对艺术的典型性、倾向性、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等,均有较深的研究。著有《美学》、《审美特性》等。参见“哲学”中的“卢卡奇”。


卢卡奇1885—1971Gyorgy Lukacs

匈牙利哲学家、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早年受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韦伯的影响。1918年加入匈牙利共产党。1933年起侨居苏联。1945年回国。参加建立新文化的工作。1923年发表《历史和阶级意识》,被公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第一部代表作。在其周围形成的布达佩斯学派,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流派之一。认为从恩格斯开始,马克思主义就变成了对自然、社会进行实证主义的研究,主张用存在主义和黑格尔主义改变这种状况,使人成为历史的主体。在马克思之后第一个重新论述了异化问题,认为异化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革命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它在马克思辩证法中具有核心的地位。马克思方法的实质,是黑格尔的总体性原则。现代哲学的主要因素是辩证理性和非理性主义的斗争。他的哲学观点,并不是始终一贯的。在美学和文学上,坚持现实主义,反对“为艺术而艺术”。主要著作还有《精神和形式》、《青年黑格尔和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资产阶级哲学危机》、《论现实主义的历史》、《理性的毁灭》、《美学》等。参见“美学”中的“卢卡奇”。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1: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