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卧箜篌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卧箜篌起源说法不一。《世本·作篇》云:“空侯,空国侯所造。”《史记·封禅书》: “于是塞南越,祷祠太一、后土,始用乐舞,益召歌儿,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自此起。”杜佑《通典》:“汉武帝使乐人侯调所造,以祠太一。或云侯晦所作,其声坎坎应节,谓之坎侯。声讹为箜侯,侯者因乐工人姓耳。”今有人认为,初期的卧箜篌与琴、瑟、筝、筑等是同一种乐器,其形如瑟而小。柱如琵琶。七弦十余柱; 也有其它弦制。有大小之分。以竹为身,以木拨弹。初用于雅乐,汉代用于*清商乐。隋代用于*燕乐,并逐渐流行于民间和少数民族地区。宋代失传。晋时传入朝鲜,今朝鲜所流传的六弦16柱玄琴的前身即卧箜篌。约在唐代东渐日本,日本正仓院内曾存有唐传卧箜篌。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