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历代职官表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历代职官表❶亦称《钦定历代职官表》。(清)纪昀等奉敕撰。63卷。以清政府所设职官为纲,追溯历代沿革,先列表,次述官名、员额、官阶、职掌等项。清代取材于《清会典》,清代以前则引用各史职官志和《通典》《通考》等书。其考核间有未精确与舛误处,且以历代职官名目强附于清代类似的职官之下,有牵强之失。 历代职官表(清)纪昀等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8月出版。大32开,2册(1410页)。全书分宗人府、内阁、吏部、户部等67个门类。每门包括3部分,(1)表,以表格形式首列清代各职官名,下分秦、汉至明18栏,排列历代与之相应的职官名称,(2) 国朝 (清朝) 官制,据《清会典》介绍清朝各官的员额、品级、职掌等,(3) 历代建置,分代罗列有关文献资料,考订历代官制的建置沿革。 历代职官表六卷。清黄本骥辑。黄本骥,字仲良,号虎痴,湖南宁乡人。道光举人,选黔阳县教谕。著有《皇朝经籍志》。乾隆年间,有官修《历代职官表》七十二卷。作者以该书藏于内府,民间不得见,遂录其原表六十七篇,成为本书。仍以《历代职官表》为书名,实为原书的一部分。体例略同原书,仍以清代官制为纲,历代沿革分列于下,每曹各为一表,清代各衙门设官员额及品级则详注于各表标题之下。表后原引考辩同异之旧文,以原书俱在,故省略未录。卷一为宗人府、内阁、吏部、户部、礼部、乐部,以及下属机构。卷二为兵部、刑部、工部、理藩院、都察院、通政使司、大理寺,以及下属机构。卷三为翰林院、詹事府、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顺天府、鸿胪寺、国子监、钦天监、太医院,以及下属各专官。卷四为内务府及下属三院、銮仪卫、领侍卫内大臣、八旗都统、前锋护军统领、步军统领、火器健锐虎枪各营。卷五为盛京官、总督巡抚、学政、司道、府州县官、各省驻防将军、提督总兵等绿营官。卷六为河道各官、漕运各官、盐政、各处驻札大臣、宗室封爵、世爵世职、加衔、文武阶、王府各官,以及新疆、蒙古、土司各官。本书虽较原书大为简略,但仍有参考价值,在使用上也比较便利,颇便阅览。不足之处是作者在辑录中颇多疏漏,如对原书错误多未订正,且有误解原文,删改失当之处。原有道光二十六年 (1846)《三长物斋丛书》本,镌校粗劣。1965年12月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的标点本纠正了原本的大量错误,并于卷首冠有《历代官制概述》一文,于书后附有《历代职官简释》、《历代职官表及简释综合索引》,颇便读者,是目前最好的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80年2月将此本重印。 历代职官表书名。清黄本骥辑。6卷。黄氏以乾隆年间官修之书藏于内府而民间不得见,乃录其原表67篇,而原表后节引旧文以疏证异同则省略未录,故实为原书一部分,仍题原名。体例略同原书,亦以清代职官分目,历代沿革分列于下,每曹各为一表,如卷1有宗人府、内阁、吏部、户部、户部三库等职官表,卷6有河道、漕运、盐政诸表。以清代所设员额、品级详注于各表标题之下,颇便阅览。有道光二十六年 (1846) 《长物斋丛书》本、《丛书集成》本、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铅印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