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历史状况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历史状况宋代至明代,安徽曾设有惠民药局,仅在疫病流行时向贫民发放一些药品;清代,曾设官医牛痘局,施种范围极小;民国时期,省政府曾转发国民政府的《传染病防治条例》,并未真正贯彻实施。安庆省城和部分县、市,亦曾施行过霍乱、天花疫苗预防接种,但疫苗极少。因此,一直到1949年,安徽境内的疫病一直处于自然流行状态。 历史状况安徽的医疗事业源远流长,早在三国时代沛国谯(今亳州市)就有著名的医学家华佗,明清时有著名的新安医学派。但终因封建专制桎梏,安徽的医疗事业发展缓慢,广大城乡缺医少药,疫病流行,人民的生命与健康毫无保障。1949年,全省仅有卫生医疗机构31个、病床190张,县以上城市仅有医务人员310人,且主要分布在省内几个主要城市,除能诊治常见病外,勉强能开展阑尾切除、剖腹产等手术;农村医疗条件更差,只有少数开业医生和药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