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厌恶疗法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厌恶疗法Yanwu liaofa应用对抗性条件作用来进行行为治疗的一种方法。基本原则是将某种不良行为或不符合要求的行为习惯与痛苦的。引起厌恶情感体验的刺激相联系,多次结合后可抑制或消除不良行为习惯。此法常用于行为治疗中,以矫正不良行为习惯,如戒酒、戒烟等。如为了克服酗酒的坏习惯,可在酒中加入催吐剂(引起厌恶的刺激物),酗酒者喝酒后产生恶心或呕吐反应(厌恶反应)。多次重复,酒就变成了呕吐反应的条件刺激,只要见到酒,便感到恶心,致使为避免呕吐而改正酗酒的习惯。 厌恶疗法此疗法是根据条件反射的原理,在病人发生不良行为的同时,对其施用一种厌恶性的或惩罚性的刺激,或令其进行厌恶想象,随之可产生躯体痛苦和精神痛苦,以此代替异常行为产生的快感,使病人对不良行为产生厌恶而使其逐渐消退,治疗时通常采用电击、药物、言语责备或厌恶想象作为非条件刺激手段,如在病人酗酒时,使用致吐剂或电击等造成其对饮酒的厌恶而自动停止酗酒。对有一定文化修养并决心戒酒者,饮酒时令其想象酒醉后丑态百出,从而激发其强烈的自尊心,也会使其改掉坏毛病。此疗法对酒瘾、烟瘾、贪食、吸毒、性变态或口吃等不良行为效果较好,但治疗次数和时间应视不同病种而异。治疗时施用的厌恶刺激应有足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使患者难以忍受而不得不消退其不良行为;反之,若不良行为带来的快感仍超过了对弱而短时的厌恶刺激的体验,则不良行为难以根除。最好由当事人主动掌握治疗要领,自觉接受厌恶刺激的惩罚,彻底根除不良行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