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原始社会的教育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原始社会的教育yuanshishehui de jiaoyu人类最早的一种没有文字记载的教育。原始社会是人类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它经历了约三四百万年的漫长历史过程,教育的起源是与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存在相联系的。人类社会是从猿转变为人的时候开始的。当人类制造出第一件工具,便完成了这一伟大转变。由猿转变为人的最根本的运动是劳动,劳动的唯一标志是制造工具。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延续,必须劳动,又必须把在实际劳动中获得的经验、技能传授给年轻一代,这样教育也就随之而产生,所以教育最根本的源泉首先是劳动;教育的主要职能是生产劳动经验的传授。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原始社会十分漫长,大致可分为前氏族时期、母系氏族时期、父系氏族时期和“军事民主制”时期四个历史发展阶段。各历史阶段的教育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前氏族时期属原始社会初期,其生产水平极端低下,人们只能依靠群体力量向大自然索取现成食物,采集或捕捉动物。其间,成年人把制造、使用工具的方法,技能和生活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这也就是最初的教育。到了母系氏族社会,妇女成了一家之主,这一时期的教育凡八岁前男女儿童都由妇女负责;八九岁后男女儿童分开居住,他们的教育也就按社会劳动的分工分别进行。男孩跟成年男子参加捕猎,制造工具并学习这方面劳动的经验、技术;女孩由妇女带领参加编织、制陶、原始种植、牧畜活动,并学习这方面的劳动知识。父系氏族社会出现了农业部落和游牧部落,教育内容也变得较为丰富了。男孩以学习农业、畜牧业知识和参加军事操练为主并接受青年社的检验;女孩以学习管理家务和家务劳动的经验为主。“军事民主制”时期是原始社会的晚期,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提高,社会生产力有较大发展,产品除供氏族成员食用外尚有剩余,私有制开始萌芽,掠夺与战争随之兴起,奴隶制开始萌芽。这一时期教育也出现了阶级教育的萌芽。军事首领、酋长和僧侣等特权人物占据了教育权;而奴隶们也就丧失了受教育的权利。整个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点是:教育无阶级性;教育活动通常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教育水平十分低下;教育内容主要是传授劳动经验和生活常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