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反倾销税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反倾销税antidumping duties对外国倾销的进口商品所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目的是抵制外国商品倾销,保护本国生产和国内市场。 反倾销税为了对付和抵制进行倾销的外国商品进口而征收的一种临时附加税。其目的在于抵制商品倾销,保护本国产品和国内市场。1904年,加拿大为防止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商品倾销而最早使用了这种关税。目前,世界各国征收反倾销税的规定很不一致。美国征收反倾销税的条件是:外国商品到岸价格低于出厂价格时,被认为是不公平价格,另征附加税。英国则宣布如果外国商品出口价格低于该商品生产国或出口国的平均市场价格,而危害英国工农业生产时,则对其征收反倾销税。其他如日本、加拿大等国也对反倾销税的运用作了具体的规定。 反倾销税反倾销税指对外国倾销出口的商品,在一般进口税之外,于商品进口时再加征的一种进口附加税。它是关税壁垒具体表现形式之一,目的在于对付和抑制外国商品倾销,保护国内工农业生产和国内市场。所谓倾销,又称商品倾销,以远低于国内外市场 (有时甚至低于生产成本) 的价格在其他国家进行的产品销售。其目的在于击败竞争对手。夺得国内外市场后,即可迅速提高商品售价,以挽回减价损失。倾销表面上看似乎会减少倾销者的收入和利润,但实际上往往会得到国家的支持,可以从国家获得大量出口津贴,并享受减免税的优惠。因而倾销是各发达国家的一种特殊竞争手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发达国家竞相进行商品倾销,结果导致了各国之间矛盾和斗争日趋尖锐,并使不发达国家经济遭受严重损失,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因此,几乎由世界所有主要贸易国签署的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禁止这一做法,并规定被倾销国可以通过提高关税来进行抵制,这就是反倾销税。国际性的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中,对倾销及征收反倾销税的规定是: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