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反粒子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反粒子fanlizi与某基本粒子的质量、寿命、自旋、同位旋相同,但是电荷、重子数、轻子数、奇异数、同位旋第三分量异号的粒子称为该基本粒子的反粒子。1928年,英国科学家狄拉克(P.A.M.Dirac)为了解释相对论性粒子所满足的方程(狄拉克方程)的负能解,假设自然界存在着正电子,它带电荷e(电子电荷为-e),质量、自旋等性质都和电子相同。1932年,C.D.安德森在宇宙线实验中发现了正电子。我们把正电子叫做电子的反粒子,它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反粒子。以后,人们又发现了反质子、反中子、反中微子等等。对于π0介子,光子等中性玻色子,其反粒子就是它们自身。除了中性玻色子之外,粒子与其反粒子是不相同的。目前,科学家认为我们现今的宇宙的主要成分是各种粒子(质子、中子、电子……),反粒子的数目要少得多。 反粒子一种粒子。相对于正“粒子”而命名。反粒子与其对应的正粒子的质量、自旋、平均寿命和磁矩大小都相同。如果带电,则所带电量与对应粒子相等而符号相反。粒子和自己的反粒子相遇就发生湮灭而转化为光子(或中子)。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