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发展中国家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发展中国家fazhanzhong guojia

旧称“不发达国家”或“欠发达国家”。指原来经济落后、正处在由传统经济向现代化经济过渡的发展过程中的国家。到1982年底,全世界发展中国家约130个,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南太平洋和地中海地区,一般又通称为南方国家,约占全世界土地面积的3/5,人口的3/4。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过去是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及附属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先后获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其中少数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根据每年按人口平均的国民生产总值,发展中国家可以划分为:❶低收入国家,198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410美元以下;
❷中等收入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410~4500美元之间;
❸高收入国家,主要指石油输出国(按世界银行1982年《世界发展报告》的标准)。
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是:大多数国家现代工业不发达,农业在国民收入中占主要地位;生产结构单一,不少国家仍然主要生产一两种或少数几种面向出口的农、矿原料产品;经济成分复杂多样,既存在着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又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国民收入分配不均,劳动人民生活贫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一些低收入国家发展缓慢,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则高速增长。但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处于贫困落后的状态。目前,广大发展中国家正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发展民族经济,为在国际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发展中国家Fazhanzhongguojia

一般指第三世界国家。这些国家历史上曾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压迫和剥削,经济上大都比较落后。虽然现在大多数国家已宣布独立,但仍面临着争取彻底的政治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其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等极为广阔的地区,面积占世界陆地面积的59.6%,人口占世界的73%。发展中国家资源十分丰富,如西亚、北非、东南亚以及拉丁美洲的石油,南部非洲的黄金、有色金属及稀有金属矿产,东南亚的橡胶和锡,非洲、中美洲的热带经济作物等,均在世界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世界上一些重要战略要地也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发展中国家的情况不尽相同,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就政治情况看,绝大多数是民族主义国家,同时也包括中国、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就经济发展水平而言,既有高收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万美元以上)的石油输出国,也有像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墨西哥、巴西以及新加坡等具有一定工业化水平的国家,绝大多数的亚、非、拉和大洋洲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仍比较低。

发展中国家

旧称“不发达国家”或“欠发达国家”。经济落后但正在不断发展的国家。可分为三类:1.低收入国家;2.中等收入国家;3.高收入石油输出国。


发展中国家

一般指第三世界国家。历史上长期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压迫和剥削,经济大都较落后。故又称“不发达国家”。虽大多数已宣布独立,但仍面临着争取政治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

发展中国家

又称不发达国家或欠发达国家,或第三世界国家。发达国家的对称。指原来经济落后现正努力发展,促进工农业现代化的国家。80年代初,全世界发展中国家约有120多个,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约占世界土地面积的60%,占世界人口70%以上,主要工业原料储量占世界40%至60%。发展中国家过去大都是帝国主义的殖民、半殖民地,很多发展中国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取得政治上独立的。由于长期遭受殖民统治,发展中国家大多处于落后的单一经济状况中,仍然受到发达国家的控制。它们现在仍面临着彻底消除殖民主义影响,发展民族经济,巩固民族独立的历史任务,为此,它们一方面努力发展经济,建立自己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一方面在国际关系中,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同时,也加强与发达国家的经济交往,力争建立平等、互惠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发展中国家

一般是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独立国家,也就是第三世界的国家。这些国家历史上曾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长期遭受殖民主义的侵略、压迫和剥削,经济上和文化上大都比较落后,在很大程度上还同原来的宗主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还存在着一定的依附性,因此仍面临着争取彻底的政治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发展中国家正在为建立平等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而努力。由于旧的国际分工没有根本改变,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是一些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者和成品与粮食的购买者,其中不少国家已陷入严重的债务危机。发展中国家在获得技术方面,也受到发达国家的勒索。中国是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把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作为自己的国际义务,支持他们为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的斗争,努力加强同它们的合作,积极促进他们之间的团结。


发展中国家

1.概念与划分标准
穷国、落后国家、不发达国家、欠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国家、南方国家,这是几个经常被替换使用的术语,其实它们的含义有着微妙的区别。
穷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然而发展中国家却不一定都是穷国。通常评定一个国家的穷富是以人均GDP为标准,但这一指标很高的国家尽管是富国,却有可能并非经济发达国家。有些国家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单靠开采和出口自然资源就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本国人均收入水平,但经济和社会的各个方面仍有待于发展,属于发展中国家。
1952年,法国人口统计学家索维在一篇题为“三个世界,一个星球”的文章中首先使用了“第三世界”这一名称,后来被广大发展中国家广泛接受。1973年7月在阿尔及尔召开的有75个国家参加的第四次不结盟会议上,正式把“第三世界”作为称号载入了《政治宣言》。通常人们认为,“第一世界”是指西欧、北美和太平洋地区的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第二世界”是指东欧的工业化但是中央计划经济的国家;“第三世界”是指其余的国家。“第三世界”与“发展中国家”的外延相同,都是指二战后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但内涵不同,前者是一个政治概念。“三个世界”的区分实际上是把世界上的国家划分到不同的阵营。
目前国际通行的“南方”与“北方”的划分也是“发展中”和“发达”的近义词。由于发展中国家大多位于赤道以南,所以被统称为“南方国家”;工业化国家大多位于赤道以北,被称为“北方国家”。当然也有例外,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虽然位于赤道以南,但仍属于北方国家;北半球也有许多发展中国家。这种划分方法也多少含有政治对立的涵义。通常在讨论国际经济秩序时,较多地使用“南方”和“北方”的提法。
发展中国家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对这个群体,可以根据某些标准作进一步的划分。
收入水平无疑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基本尺度。世界银行每年发布的《世界发展报告》,就是以人均GPP作为对国家进行分类和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标准。世界银行把所有国家划分为三类: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其中,中等收入国家又分为中等低收入国家和中等高收入国家两类。划分标准的具体数字则随时间推移而不断有所调整。
按照世界银行2000年颁布的标准,1999年人均GPP低于756美元的,为低收入国家;介于756美元到9265美元之间的,为中等收入国家; 高于9265美元的,为高收入国家。中等低收入和中等高收入的界线为2995美元。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于低收入组和中等收入组,但也有少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处于高收入组。
单纯以收入水平作为分类标准,难以全面反映各国的发展水平。有些分类方法除了收入水平外,还考虑了其他因素。
联合国把全部发展中国家分为三类:最不发达国家、非石油输出国发展中国家和石油输出国发展中国家。最不发达国家是指那些最贫穷、最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符合下述条件: (1)人均GDP低于100美元(按1971年固定价格计算); (2)制造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低于10%; (3)识字人数占总人口比重低于20%。目前世界上有49个最不发达国家,人口共约6.3亿。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把发展中国家分为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其中,新兴工业化国家是指工业迅速发展、产业结构变化显著、制成品在出口产品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人均收入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包括阿根廷、巴西、墨西哥、葡萄牙、西班牙、希腊、南斯拉夫、香港、韩国、新加坡、台湾等1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香港、韩国、新加坡、台湾常被人们称为亚洲“四小龙”。
发展中国家也可以按地理位置进行分类。世界银行1995年《世界发展报告》把发展中国家划分为以下六类: (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39个国家; (2)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15个国家(地区); (3)南亚的7个国家; (4)欧洲和中亚的30个国家(地区); (5) 中东和北非的16个国家; (6)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的23个国家(地区)。
2.特征
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自然环境、人口条件、政治制度、收入水平、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等都有着极大差异。然而,发展中国家毕竟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点,即经济欠发达。再加上处在同一个国际环境中,这决定了发展中国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共同特征。
(1)低下的生活水平。
除去少数高收入的石油输出国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都很低下。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显示,1999年的人均GNP,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为1240美元,而高收入国家为25730美元,相差20倍。最富的发达国家美国,人均GNP为30600美元,而最穷的发展中国家埃塞俄比亚只有100美元。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也比发达国家缓慢。1997—1998年,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的人均GNP增长速度为-0.5%,即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在减少。1998—1999年,这一数字提高到1.4%。而这两个年份高收入国家的人均GNP增长速度分别是1.1%、2.1%。这意味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还在加大。
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大范围的贫困。目前,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3,其中90%以上的贫困人口集中在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中美洲、巴西和中国。世界贫困人口的一半生活在南亚地区,非洲人口的一半挣扎在饥饿线上,拉美地区有近2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收入水平低,决定了各方面的生活水平也较低。发展中国家的卫生保健状况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高收入国家的平均预期寿命,男性为75岁,女性为81岁,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则分别为63岁和67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高收入国家为7‰,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为83‰。发展中国家营养不良、得不到安全饮用水、患病得不到医治的情况十分普遍。
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水平较为低下,导致人民文化水平低。1998年,低收入国家15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男性为30%,女性为49%。就是说,将近1/3的成年男性和将近1/2的成年女性不识字。发达国家的文盲率则不足5%。各级学校的入学率,特别是高等教育入学率,发展中国家均低于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人民享受现代化生活条件的机会较少。1998年,高收入国家每千人拥有电视机661台,移动电话265部,个人电脑311.2台;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的这三项数字分别为172、17、15.6,相差悬殊。
(2)低下的生产率水平。
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力资源素质、资本存量、技术和管理水平等条件的限制,生产率水平比较低下。1998年,高收入国家平均每个劳动力实现产值52556美元,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平均每个劳动力实现产值只有2591元。
(3)人口负担严重。
人口基数大、出生率高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特征。1950年,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67%,现在则已超过80%。1990—1998年,低收入国家的人口增长率为2.0%,中等收入国家为1.5%,高收入国家为0.7%。据估计,目前发展中国家人口正在以1.7%的年增长率增长,而发达国家的年人口增长率仅为0.4%。考虑到基数的差异,发展中国家每年新增人口数量远远超过发达国家。
庞大的人口造成了沉重的赡养负担。1998年,15岁以下和64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低收入国家为39%,中等收入国家为37%,高收入国家为33%。发展中国家由于生育率高,需要赡养的人口主要是儿童。由于生活水平低下,为了养家煳口,儿童往往也不得不去工作。据估计,10~14岁的儿童中正在工作或正在找工作的人的比例,低收入国家为17%,中等收入国家为6%,高收入国家为0。
人口问题使发展中国家的失业问题进一步恶化。据估计,发展中国家城市中的公开失业率一般为10%~15%。但在城市和农村,大量劳动力处于非公开失业状态,劳动力资源被闲置,或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4)二元结构。
在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工业与传统农业并存,相对发达的城市与广大落后的农村并存。城市以工业为主,实行现代化的大规模生产,采用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手段,劳动生产率较高,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城市居民的收入较高,生活条件较好。而农村以农业为主,采取传统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生产规模小,采用传统的手工生产技术,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主要用于自己消费。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较低,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仅能𫘯口而已。在这种二元经济结构基础上,发展中国家的社会、文化、制度安排等都存在着二元结构。在发展过程中,二元差别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有越来越扩大的趋势。发展中国家的这一特征给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很大障碍。
(5)对农业和初级产品的严重依赖。
发展中国家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1998年,农业产出占GNP的比重,低收入国家为21%,中等收入国家为9%,高收入国家为2%。在低收入国家,69%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而在高收入国家,76%的人口生活在城市。
虽然近年来情况有所变化,但初级产品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出口创汇商品。1998年,中等收入国家的初级产品仍占有近1/3的出口份额,低收入国家的初级产品出口则占总出口的近1/2。除了少数富有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的国家,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初级产品主要是食品和农产品原料。
(6) 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劣势。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发达国家控制着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生产要素流动体系的支配权。多数发展中国家处于国际分工体系的底层,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和附加值低的制成品。有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因此而畸形发展,不能形成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发达国家还掌握着世界市场许多商品价格的决定权,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居于不利地位。世界货币金融体系和机构也都被发达国家所支配,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常受到发达国家金融危机和币值波动的威胁。国际金融市场上游动的发达国家的巨额资本,随时会给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和经济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资本和技术不足是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突出问题,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需要引进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为此而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和人才却大量流向发达国家。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发达国家的体制、文化等也不断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冲击。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