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发饰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发饰

是女性不可缺少的装饰物,发饰主要是束发的工具,起着固定头发、保持发型的作用,当然更起着装饰与点缀的作用。发饰有不同的类别、质地、型状、色彩与结构。普遍使用的有夹式:即卡子,主要功能是卡住一些散乱的碎发,其质地为有弹性的金属。别针式:象别针那样上下扣合来固定头发,在其正面大多有各种装饰品,其质地有金属、塑料等。簪式:与古代簪子相似,插在头发中起固定发型的作用,簪子的一端有装饰物,其质地有金属、竹子、骨质、塑料等。发饰的种类繁多,但不管你选择哪种发饰,都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条件,尤其不要忽视与服装的搭配关系。

发饰

解放前,黎族妇女的头发多为中分,无刘海,结发于脑后。节庆盛装时妇女都戴着形如斗蓬的头巾,头巾下端绣有各种花纹图案,其边缘又有多种颜色的垂穗,精致美观。黎族妇女爱带耳环、项链。此外还有手镯等装饰品。平时劳动或探亲访友时妇女都戴着一个用葵叶或棕叶做的笠帽,腰间系着一小腰篓,小巧玲珑,很有民族风采。男子结发于前额,用一丈多长的红布或黑布缠头,外出在腰中系上腰篓,内放钩刀及其他杂物。上山打猎、砍山兰时,肩上还扛土枪并带着猎狗。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接触汉人,黎族的发饰大多已经汉化了。妇女们过去多在脑后把头发髻成球状,并插上骨簪或银簪进行装饰。男子一般在额前或脑后结髻,用红布或黑布缠头,形如角状或盘状,有的还插上骨簪,并在头发上插羽毛进行装饰。这种对头发的装饰方法,也是从本民族传统的审美观点去美化自己的一种表现方式,是与他们所居住的条件与地理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发饰

清朝,男子留辫。民国初期,政府令男子剪辫,初为光头,继为平头、圆顶,后通行三七分西式发。青年女子留长发或留辫子,老年女子挽“发髻”,又名“巴巴头”。50年代初,男子喜剃光头或理平头,青年学生剪偏分西式头,男童习惯在脑门留一四方形短发,谓之“口水毛”,女童则喜欢羊角辫,或扎个大秧秧。农村未婚女子扎辫子,婚后剪成齐肩短发,中年以上妇女梳发髻。城镇妇女大都剪成“一刀齐”短发,姑娘多扎双辫或单辫,辫梢扎丝绸蝴蝶结,垂于胸前或背后。80年代,青壮年妇女烫发盛行,由城及乡,发型繁多。少数男青年也有留长发、烫发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2: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