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古代汉语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古代汉语gudai hanyu

古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这个概念非常宽泛。从时间的观念出发,“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在其悠久的历史时期内所使用的语言,都可以叫做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仅以有文字记载为凭,古代汉语在3000多年前就存在了。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各个时期的古代汉语必然有某些发展变化。但古人的口语今天已经无从听到,我们能接触到的只能是它的书面语形式。就古代汉语的书面语而言,它大致有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人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即通常所说的文言。一个是在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代白话,以及用这种白话写成的作品。文言和古白话都不是一时一地的语言。不同时代、不同地点的这两种语言材料,在语音、语义、词汇、语法方面都有差异。

古代汉语Gudai hanyu

古代汉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古代汉语在发展变化中形成两大系统,即文言和古白话。周代和周代以前所遗留下来的书面语和秦代以至汉初的某些书面语, 大致是和当时的口语相近似。汉代以后,各时代文人的书面语逐渐脱离各时代的口语,成为一种特殊的书面语,这就是文言。同样,从汉魏到“五四”也有过一种与口语基本一致的书面语,特别是唐宋的语录、宋人的平话、元明的戏曲、明清的小说等,大体与口语一致。这种与口语相近的书面语,就是古白话。不过真正与口语一致的书面语不多见(没有很好保存下来),所以古代汉语实际指古书古文里所使用的书面语言。
“古代汉语”又是一门知识领域。作为一门学科它是建国后才出现的。1959年,北京大学进行古代汉语教学改革,在王力先生的主持下,把文选、古汉语通论、常用词三部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建立了古代汉语的学科体系。古代汉语又是一门工具课,它主要培养人们阅读古书的能力。目前高等学校的很多文科专业都开设有“古代汉语”这门课。

古代汉语

指“五四”以前各个历史时期汉民族的共同语言。与“现代汉语”相对的语言概念。它与现代汉语有共同的语言基础,即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大体一致。但在词汇体系和与口语的关系等方面,又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古代汉语一般指古代书面语言。研究古代汉语的著作很多,如王力著的《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62年出版)。

古代汉语

书名。汤可敬主编,匡裕群、朱维德编。北京出版社1989年12月出版。本书以古代汉语知识为纲,分语法、词汇、文字、音韵四篇,每篇又分若干课,每课包括文选、通论、练习三部分,十分便于各类大专院校教学之用。全书以突出语法、加强文字、压缩词汇、略讲音韵为编写原则,以文选、通论、练习互相联系、密切配合为宗旨; 选文短小精悍,注释针对性强; 练习富有趣味,内容由浅入深,例文例句后还附有译文,便于自学。


古代汉语

书名。郭锡良、李玲璞主编。语文出版社1992年9月初版。本书为全国高等教育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课教材。分上下两册,以文选为纲,把文选、词义分析、常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文选贯彻由浅入深、由易至难的原则,常识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依次进行编排。注释通俗、简明,以求适合自学。


古代汉语

书名。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蒋绍愚等编。北京出版社1981年9月初版。本书为教材,共分上、中、下3册6单元,每单元按文选、常识、词义分析举例排列。本书注意文选和常识的互相依存,选文重语言典范性,又重内容切实性,注释比较详细、严谨,通俗易懂,宜于自学。常识的重点是语言范围内应解决的问题,如词汇、语法、文字、音韵等; 也包括学习古代汉语所必备的一些其他基本知识,如工具书、句读、文体、修辞、文化常识等。本书作为教材,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被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指定为古代汉语课的专门教材。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