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古诗十九首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古诗十九首》gushi shijiushou汉末文人五言诗中的一组。无名氏作。最早见于梁萧统《文选》,标为“古诗十九首”,后世遂沿袭此名。它们非出于一人之手,亦非一时之作。其产生时代约为东汉末年桓灵二帝时期,作者是当时的中下层文人。号为“古诗”,是魏晋以后人对汉代诗歌的习惯称呼。汉末政治极端腐败黑暗,宦官外戚专权,官僚世族垄断仕路,社会处于大动乱前夕。广大文人或四方漂泊,交游觅职;或仕途失意,穷愁潦倒;诗中从不同角度表现了其苦闷和牢骚。如《生年不满百》抒发人生短促,及时行乐之感;《今日良宴会》宣扬热衷仕宦、攫取富贵的思想;《西北有高楼》感慨知音难觅;《明月皎夜光》抱怨世情浅薄;更多的作品则表现了游子思妇的漂泊思念之苦,如《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涉江采芙蓉》等。它们普遍带有浓厚的感伤色彩,有的还流露出悲观厌世情绪,反映了在腐败没落的现实中知识分子的痛苦、失望和徬徨。 古诗十九首明陈淳书,草书,金粟笺本。曾为清宫收藏,钤 “乾隆御览之宝” 等鉴藏印玺多方。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卷是陈淳行草书的代表作品,录《古诗十九首》并书序,又题记四行。此卷书法结字方长疏朗,用笔厚重圆润,严谨而妩媚,旷达而平稳。字行之间虽牵丝连缀不多,但笔意联贯,血脉相通,挥洒随意,舒展自然。如人之所评: “笔气纵横,天真烂漫,如骏马下坂,翔鸾舞空,较之米家父子,不知谁为后先矣。” (见马宗霍《书林藻鉴》) 《古诗十九首》为东汉时无名氏所作,内容多写乱离之世征夫旷妇的离愁别绪和士人的徬徨失意,语言精练朴素,描写生动真切,在中国诗歌史上有重要地位。陈淳 (1483—1544),字道复,自号白阳山人,长洲 (今江苏苏州)人。善写意花卉、泼墨山水。书工四体,尤擅行草。其草书初学二王,后精研李怀琳、杨凝式诸家,能放意为之,若苍藤劲竹。楷书初学文征明,潇洒清雅,行书出入米、蔡,自有心得。 《古诗十九首》Gushi shijiushou始见于梁朝萧统所编《文选》,因不能确指作者姓名和创作年代,所以题为“古诗”。其中12首又见于陈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8首被题为“枚乘杂诗。”现代学者根据《古诗十九首》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所具有的某些共同特点,结合文人五言诗的兴起和发展综合考察,断定它们不是一人所作,却是一个时代,即东汉后期顺帝末年至献帝建安以前数十年间的作品。《古诗十九首》大抵是中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作品。内容非常复杂,其中以抒发仕途失意后的思想苦闷和厌世情绪为游子诗的共同主题思想。这类诗中,有的表现了一种人生如寄、不如及时行乐的消极颓废心理;有的劝人安贫达观、知足行乐、不必羡慕王侯权贵穷奢极欲的生活;有的描写朋友故人之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有的表达文人对知音难遇的感慨;有的表现贫士失意而志不平的激愤。这些正是诗中主人公们热衷功名、羡慕富贵而最终热望破灭后那种失望以至于绝望的种种病态心理的表露。游子思乡、闺妇怨别的内容在《古诗十九首》中占有很大比重。这类诗表达了离恨之苦、盼望夫妻团圆、怨恨青春虚度的忧愁苦闷心情。此外还有一些主题不甚明确的作品。《古诗十九首》内容虽然复杂,但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都有一种抑郁感伤的情调,充满着诗人彷徨失意、感时伤世的苦闷和哀愁。东汉末期,政治黑暗,宦官、外戚和官僚集团结党营私、互相倾轧,一般文人很少有跻身仕林的机会,使得大批游子落拓失意,生出无穷的牢骚与不平,产生了上述种种消极颓废思想。它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出东汉后期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貌。《古诗十九首》的思想价值不高,但艺术成就非常突出。它继承了《诗经》、《楚辞》的优良传统,一些诗篇在题材、语言、意境等方面明显的表现出受风、骚的影响;它又从乐府民歌中吸收了营养,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它善于运用比兴手法,《古诗十九首》中比兴的运用层出不穷,使作品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它长于抒情,往往通过叙事写景来抒情,使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达到了天衣无缝、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它的语言保存了乐府民歌朴素自然的优点,流畅洗练、不假雕琢,浅近自然而又富于形象性。这些成就使得《古诗十九首》无愧于最早的成熟的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品。所以刘勰《文心雕龙》评为“五言之冠冕”。今人隋树森有《古诗十九首集释》。马茂元有《古诗十九首探索》。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大都出于东汉末年中下层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之手。梁太子萧统选取19首,收入所编《文选》中,遂题是名。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的彷徨失意,较多伤感,也有及时行乐的思想,但毕竟反映了一些社会现实,且语言警策自然,有“一字千金”之誉,为汉代文人五言诗的艺术高峰。 古诗十九首东汉文人五言诗的一组作品。因其作者、年代不能确定而称为“古诗”。《古诗十九首》在文学史上占有“古诗”代表作的位置,这一标题因而成为一个专题名称。今一般认为出自东汉末年一批中下层文人之手,它反映的是汉末游宦士人因政治黑暗,仕进无门而造成的失望与痛苦情绪,内容有3个方面: 《古诗十九首》五言组诗名。始载于南朝萧统所编的《文选》。因为时代难明,作者莫辨,所以《文选》笼统地称之为“古诗”。据研究,这些诗篇都产生于东汉末年的动乱时代,作者多属中小地主阶层的知识分子。内容多是抒发游子的羁旅愁怀、思妇的闺阁哀怨,或者感叹人生短促、世态炎凉、宦途失意。对当时社会的阴暗面有一定程度的揭露,对传统观念有一定程度的冲击,揭示了下层知识分子心灵的苦闷。这组诗篇是中国早期五言诗中典型的抒情诗,它们善于熔铸情景交融的意境,造成强烈的抒情效果;善于捕捉人生中足以打动人心的感觉和经验,富于艺术感染力。在语言上,既具有清新自然的民歌风格,又表现了文人驾驭语言的高度技巧。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为南梁萧统《文选》 “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十九首五言诗作。严格地讲它不是一个有机构成的组诗。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形成具有“古诗”特色的一种诗体,使这一标题成为一个专题名称。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