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古语词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古语词guyuci

现代汉语书面语中经常用到的原来属于古代汉语词汇系统的那部分词,也叫文言词。我们把距今1100百年(公元8世纪)以前的汉语词汇叫古代汉语词汇。就书面语来说,这个时期以前(包括这个时期在内)的文献以及后来模仿这以前的文献风格而出现的文献所记载的词汇是古代汉语词汇。古代汉语词汇读古音,表古义,是为古代人交流思想服务,反映古代人的思想、生活习惯,体现古代汉语构词规律,受古代汉语语法规律支配并与现代汉语词汇相区别、相对立的体系。随着历史的发展,古代汉语词汇发生分化:❶发生质变,消失了古代汉语词的种种特点转化为现代汉语词。如:“走”原指“跑”,而现在则是一步步走,不是跑了;“兵”原指兵器、武器,现在则指士兵、战士;
❷保留古代汉语词的某些特点,但仍有一定的生命力和表现力,能够满足现代人的交际需要而进入到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来。如:“如此”、“若干”、“而”、“及”等等;
❸停留在古代汉语里,现代人交际完全不用,只在历史文献中可以看到。如:“太监”、“宦官”、“丞相”、“皇帝”等等。第一类构成现代汉语基础词汇“古语词”,也叫“文言词”,第三类是“历史词语”。古语词由于是从古代汉语中继承来的,所以带有明显的陈旧古老的色彩,在现代汉语中主要用于书面语,口语中基本不用。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古语词,对于丰富现代汉语词汇,增强语言表现力有重要作用。如古语词可以表达庄重、严肃的感情色彩,也可以表达幽默、讽刺的色彩,能使行文言简意赅,生动形象。

古语词Guyuci

古代语里所使用的一些词语,在现代汉语里已经不用或很少用, 常常在一些古典作品中见到,或从许多文言文的作品里流传下来。古语词包括文言词和历史词两部分:(1)文言词是指为现代汉语语汇所吸收的而仍带有文言色彩的古词语。这些古词语是文言里习用而流传下来的,这样的文言词不太生僻,能够准确、生动地表达意思,而现代汉语口语语汇里又没有恰当的词能代替它,因而在适当的场合还时常使用。例如:“诞辰、掌故、宏伟、以、于”等等。文言词主要用于书面,用于某些特定的交际场合。运用得好,可以表示某种文体、色彩或感情色彩,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❶能够表示庄重、严肃的感情态度。例如:“获悉埃德加·斯诺先生不幸病逝,我谨向你表示沉痛的哀悼和亲切的慰问”。(毛泽东《致斯诺夫人唁电》)
❷可以表示激愤、讽刺的感情色彩。例如:“大好河山沦于敌手,你们不急,你们不忙,而却急于进攻边区,忙于打倒共产党,可痛也夫!可耻也夫!”(毛泽东《质问国民党》)
❸能使行文言简意赅,生动形象,深刻有力。例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2)历史词。古语词里有一些只反映某一个历史时期的事物,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早已死亡的词语,叫做历史词。例如:“ 丞相、太史、司马”(古代官职名称);“门阀、科举·九宾”(古代典章制度名称);“圭、鼎、鬲、簠”(古代器物名称)等等。这种词语同现代生活已失去了联系,现代语里很少用到,一般只涉及历史的作品中才使用。另外,群众中流传的有些熟语里也常用一些历史词语,例如:“行行出状元”、“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等等。古代流传下来的成语中的古语词也很多。现代语的词汇中,有一部分从很古的时候起,一直使用到现在,并没有什么变化的词,例如“火、水、山、地、人、牛、羊、大、小、上、下、来、走、在”等,这样的词实际上是一种最古老的词,是现代汉语词汇中的基本词,不能同古语词混为一谈。

古语词

包括历史词和文言词两类。前者所代表的事物或现象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现在已消失了,如“太守”“宗庙”,只在叙述历史时使用;后者指称的事物和现象现在依然存在,但已由别的现代词语来代替了。如“吾”(我),“囹圄”(监狱)。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2: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