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台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31 台吉历史上蒙古贵族的尊称。出自汉语“太子”。成吉思汗时只用以称皇子。皇太子称作“洪台吉”,诸子称作台吉。后来逐渐成为成吉思汗后裔的通称。非成吉思汗系属的卫拉特贵族首领也自称为洪台吉和台吉。后清代沿用这一名称作为一级封爵,列王、贝勒、贝子、公之下,公一至四等。一般用以封赐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区某些民族贵族首领。 台吉历史上蒙古贵族的称号。源出汉语 “太子”。成吉思汗时代只用于皇子,皇太子称为 “鸿台吉”,诸子称为“台吉”。后来逐渐成为成吉思汗后裔的通称。非成吉思汗后裔的卫拉特大封建主们七自称为“洪台吉”和“台吉”。清朝沿用这一名称作为封爵之一,在王、贝勒、贝子、公之下,分一至四等,用来封赠蒙古及西北边疆地区某些民族的贵族首领。 台吉一般认为来自汉语太子。在元代用来指称成吉思汗系拥有份地(忽必)的宗王。只有黄金氏族的真正成员,即也速该把秃孛儿和成吉思汗的后裔才能称为台吉,但这一称号以后在卫拉特被普遍使用,几乎所有的诺颜都称自己为台吉。清代则把台吉定为辅国公以下的一级爵位。 台吉封爵名。原为蒙古、藏族地区贵族的尊称。出自汉语“太子”。蒙元时代,太子称为“鸿台吉”,诸子称为“台吉”。卫拉特封建主也自称为“洪台吉”、“台吉”。清朝沿用作为封爵之一,位在王、贝勒、贝子、公之下。分一至四等,封赠蒙古、哈萨克、维吾尔等族的贵族和上层人士。 台吉旧时蒙古族、藏族等地区贵族的尊称。出自汉语“太子”。成吉思汗时和元代只用于皇子。皇太子称作“鸿台吉”,诸子称作“台吉”。后来成为也速该和成吉思汗后裔的通称。非成吉思汗后裔的卫拉特大封建主们也自称为“洪台吉”和“台吉”。清朝沿用这一名称作为封爵之一,在王、贝勒、贝子、公之下。分一至四等,用来封赠蒙古及西北边疆地区某些民族的贵族首领。民国以后,原西藏地方政府用以赠封某些贵族,品级低于*噶伦、*札萨而高于一般四品官,多不授实职。1959年民主改革后废除。 台吉Tai ji清代爵位名。满语,蒙语借词,源于汉语 “太子”。成吉思汗及其以后称皇太子为“鸿台吉”,其余诸子称“台吉”。初,努尔哈赤时期沿用此称,如巴雅喇台吉、褚英台吉等。后来此称主要用于赐封蒙古、西藏等上层分子。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