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合欢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合欢silk tree;mimosa treeAlbizzia julib-rissin,别名绒花树、马缨花。含羞草科合欢属落叶乔木。染色体数2n=2x=26。株高达16m,冠幅8~12m,树冠开展呈伞形;枝粗大,稀疏;2回偶数羽状复叶,互生,羽片4~12对,小叶10~30对,线形至长圆形,中脉紧靠上部叶缘;头状花序排成伞房状,花粉红色,花期6~7月;荚果带状,果期9~10月。种子千粒重约40g。产中国河北、陕西、甘肃、四川、云南东南部、广西东部、广东北部、台湾等地,非洲、中亚至东亚均有分布,北美有栽培。 本属约100种,常见栽培观赏的树种尚有:山合欢(A. kalkora),别名白合欢、山槐。2回羽状复叶,羽片2~3对,小叶5~14对,小叶较大;花丝白色。花期5~6月,果期8~9月。分布于中国华北、华东、华南、西南等地;东南亚地区也有。大叶合欢(A. lebbeck),别名阔荚合欢。花丝黄绿色;荚果较阔大。花期5~7月,果期8~11月。原产亚洲及非洲热带,中国华南地区有栽培。楹树(A. chinensis),树体高大,高达30m;花丝绿白色或黄绿色。花期3~5月,果期6~12月。产中国福建、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西藏;南亚至东南亚也有分布。南洋楹(A.falcata),半常绿大乔木,高达45m,树干通直,树冠开展;腋生穗状花序,组成圆锥花序,花无柄,初开白色,后变黄,花期4~7月;荚果带状,果期7~10月。原产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及马鲁古群岛;中国福建、广东、广西有栽培。强阳性树,不耐庇荫,喜高温多湿气候;抗风力强;生长快,是世界著名的速生树种,寿命短,约25年。树冠广阔,雄伟壮观,最适孤植草坪观赏,或栽于宽广街道。 合欢Hehuan豆科。又叫绒花树,马缨花。乔木。叶互生,二回偶数羽状复叶,具羽片4—12对;小叶10—30对,镰刀形;托叶早落。头状花序多数,排成伞房状。花小,淡红色;萼片5,合生;花瓣5,合生;雄蕊多数,花丝细长,粉红色;心皮1。荚果扁平。分布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及辽宁等地。常作公园、庭园树栽培;树皮、花供药用,能安神活血;树皮及叶含单宁,纤维可制人造棉。 合欢silktree albizziaAlbizzia julibrissin Durazz.,又称绒花树、马缨花、夜合槐、青棠、合昏。含羞草科,合欢属。落叶乔木,高达16 m,胸径50 cm。树皮褐灰色,平滑至线纵裂。二回偶数羽状复叶,羽片4~12(20)对;小叶10~30对,镰状长圆形,长6~13 mm,宽1.5~4 mm,中脉近上缘,叶缘及下面中脉被柔毛;叶柄具一腺体。头状花序排成伞房状,花淡红色。荚果带状,长8~17 cm,宽1.2~2.5 cm,先端尖,淡黄褐色。分布中国黄河流域以南,至广西北部、广东北部、西至四川、云南、东及台湾等地;朝鲜、韩国、日本、越南、泰国、缅甸、印度、伊朗及非洲东部也有分布。喜光,耐干旱瘠薄,较耐寒。木材纹理直,结构细,干燥易裂,耐久用,供车厢,农具等用材;树皮入药,内服有强壮、利尿及驱虫之效,外敷治骨折、痈疽肿痛。花可安神;树皮和叶又可提制栲胶;既可为荒山造林树种,又为行道树和观赏树。 合欢落叶乔木,高4—5米。叶互生,无柄。头状花序伞房状排列,粉红色。果角状,熟时黄褐色。南疆有栽培。具有安神解郁、活血止痛的功能。药用树皮。主治神经衰弱、肺脓疡、跌打扭伤、疮疖痈肿等病症。为行道树和绿化树种。 合欢含羞草科合欢属落叶乔木。天水、武都、文县、泾川有栽培,兰州小气候可越冬。红色絮花盛开时甚美,有较高观赏价值。木质细密,纹理通直,可作家具、农具用材。树皮及花蕾可入药。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