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同春班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同春班湘剧著名戏班。清光绪晚期 (1904—1908),官绅叶德辉将其在长沙城内所办的春台班迁至织机街同乐园 (戏园)后,改同乐园为同春园,同时罗致清华、同庆2班与春台部分人员合并为同春班。宣统二年 (1910),又邀仁和、庆华2班并入,集5班之精英于一体,演职人员达300余人,为湘剧有史以来最大的戏班。戏班设总执事1人,执事若干人,总管班内事务,大事向叶德辉请示后执行。全班按艺术水平高低和行头好坏,分天、地、玄、黄4等,天、地字号班子在戏园和堂会演出,玄、黄字号班子则包演庙台戏,戏价亦按4等取值。演员工资则按艺术高低付酬,相差悬殊。班规严谨,管理有条不紊。许多折子戏,如《打猎回书》、《扫松下书》、《描容上路》、《叫城战荡》等,在名家的长期合作、反复磨练中,成为湘剧舞台的艺术精品。民国十年 (1921),该班曾以最佳阵营赴汉口演出,影响很大,唱工言桂云在观众中曾获得 “南叫天” 的称誉。该班活动达30年之久。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