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名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013 名字人出生后,由长者所取的称谓。古礼,人生三个月而命名,男子加冠时取字,女子及笄时取字。名与字在意义上往往互补。现代,名与字合一统称名字,即俗谓之大名,而初生时所取之名称乳名或小名。 名字名和字的合称。《礼记·檀弓》:“幼名,冠字。”古时,人始生而有名,至二十成人,行冠礼加字,故合称 “名字”。后来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 名字mingzi给小孩取名字。做法如《礼记·内则》所述:“姆先相,曰:母某敢用时日,祗见孺子,夫对曰:钦有帅,父执子之右手,咳而名之。妻对曰:记有成。遂左还授师,子师便告诸妇诸名,妻遂适寝。”说明给小孩子取名的时候,先由子师选定吉日良辰,然后在选定的日子里,由夫妻互致祝愿之辞,妻子请丈夫“祗见孺子”,丈夫请妻子“钦敬帅循”,就是要认真教育孩子,使其能遵善道。最后才由丈夫执孩子右手,给小孩起名字。妻子最后还要表示“记有成”,就是要记识夫言,教子成德。婴儿的名字取定之后,丈夫还要把名字告诉所管属的官吏,官吏再告诉同宗族的人,并把孩子的生庚年月写在竹简上,收藏在宰邑内。同时告诉闾史,闾史又把孩子的生庚年月书写两份,一份藏在闾府,一份献给州史。州史献给州伯,州伯命令收藏在州府内。这样一级一级上报,说明当时我国对人口的管理已很周密了。“名字”也体现贵贱和性别的差异。国君世子取名,礼仪特别隆重,就同是国君的孩子,世子和非世子及妾之子取名,礼仪就简单得多。“名字”多指男性孩子,我国古代,只是少数名门闺秀才女佳人才有名字,不少劳动家庭女子和一般家庭的女子都没名字,只在父姓上加一个“氏”字,出嫁后再在父姓前加上夫姓,称“××氏”。这比较男子有名(不少男子还有字号),是不平等的。中国古代孩子取名,一般由父亲取也可以由祖父替孙儿取。取名也有一些“避讳”,回避日月、山川、国名、世子名和不好向别人说的病名等,名字要娓娓动听,有意义,表示父母对孩子成德、成才的希望。 名字名和字的并称。古代习俗,男子一出生就命名。20岁成人,行冠礼又加字,合称名字。后来在字之外又有号。自称用名,别人为表示礼敬,则以字或号相称。现今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国故论衡·上》:“人生幼而有名,冠而为之字。名字者,一言之殊号;名不可二,孳乳浸多谓之字。”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