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名教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名教以正名定分为主要内容的封建礼教。先秦孔子主张“正名”,以规定人们的名位、职守。西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意见,强调“以名为教”。三国魏王弼主张名教出于自然;嵇康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郭象力主名教与自然合而为一。 名教以正定名分为主的封建礼教。孔子曾提出“正名”,以规定人们的名位及应守的职分。汉武帝时,把符合封建统治利益的政治观念、道德规范等立为名分,定为名目,号为名节,制为功名,以之进行教化,称“以名为教”。其内容主要是“三纲”、 “五常”。魏晋时期, “名教”与“自然”相对,并展开了名教与自然二者关系的论辩。有名教出于自然(王弼),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和名教即自然(郭象)等论说。近代戊戌巨子谭嗣同认为“俗学陋行,动言名教,敬若天命而不敢渝,畏若国宪而不敢议”(《仁学》),并提出要冲决名教之“网罗”。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