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吕坤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吕坤1536—1618

明代学者。字叔简,号新吾,又号心吾,晚号抱独居士、了醒亭居士,宁陵(今河南省宁陵县)人。万历进士。始官襄垣知县,后官至刑部左、右侍郎。致仕后,居家讲学著述20余年。在伦理思想上,认为“气”赋予万物即是性,生而为人心、物欲。并由此而提出“道”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饥食渴饮,倦眠醒起,冬炉夏扇,喜歌悲哭,如此而已矣”(《呻吟语·道体》)。进而主张合理地满足人的需要,明示“好的人欲”即“天欲”不可灭,“不好的天欲”即“人欲”不可有。在政治伦理方面,提出君道的根本在于安民,使民各得其所。“夫为君之道无他,因天地自然之利而为民开导撙节之,因人生固有之性而为民倡率裁制之,足其同欲,去其同恶”(《治道》)。反对为君者“肆于民上而剥天下以自奉”,“惟己欲是恣”。在个人道德修养上,则重视涵养和省察,并提出“涵养要九分,省察只消一分”(《涵养》),以涵养保人纯洁之道德本性,以省察识别善恶,检点动机和行为。且“每日检点,要见这愿头自德性上发出,自气质上发出,自习识上发出,自物欲上发出”(《别录》),“长善救失”、“有过改过”。著作有《呻吟语》、《去伪斋集》、《四礼疑》、《四礼异》等。

吕坤1536~1618

明哲学家。字叔简,号心吾,一作新吾。宁陵(今河南宁陵)人。万历进士。38岁始官,历任户部主事,陕西左、右布政使,左、右佥都御史,刑部左、右侍郎。后辞官,归乡著书20多年。抨击道学,自称非道学、非儒学、非释学、非老庄申韩之学,“我只是我”,建立事功才是真学问。时人称其著述“多出新意”。其精华在于博采百家,通其大意,穷其旨趣,而自得为宗,除诸家之“边(偏)见”而达于“一中”。在宇宙观上,认为“天地万物只是一气聚散,更无别个”。反对把道和器、理和气相分离,说“道无形,以万有为形”。“理者,气之自然者也”,“道器非两物,理、气非两件”。指出阴阳二气的消长,天地万物的生灭,“续接不绝”。但强调“天地万物只有一个渐”,否认激变。批判了先秦以来的天人感应论,提出“人当法天”,“人定真足胜天”,相信人有顺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反对生而知之和良知良能说,主张“知行并进格物”,说“知行”2字,“自始至终浑不相离”,指出即使是圣人,“若欲周知,岂得不学?”斥责世儒“行不预言”,“学不适用”。在修养上,提出“长善救失”、“达权长虑”、“善于用心”、“有过记过”、“不自是自私”等见解。政治上同情人民疾苦,指出“不生富贵人,贫贱安得死?”指责朱明王朝“无岁不灾,依科如故”。思想上,也受朱陆的影响,说:“天下事皆实理所为,未有无实理而有事物者也”。又说“举世都是我心”。著作有《去伪斋文集》、《呻吟语》、《阴符经注》、《四礼疑》、《实政录》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2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