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吕才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052 吕才唐哲学家、逻辑学家。精研玄奘的因明译本和神泰、靖边、明觉三位法师的因明义疏后,作《因明注解立破义图》,提出40余条新解,对神泰等“三法师之说,善者因而成之;其有疑者,立而破立,分上中下三卷,号曰破注解”。有的“存师等旧说”;有的用自己的说法“以诀师等旧说”;有的因“文理隐伏,稍难见者”,则另“画为义图,共相比较”。故遭僧众竭力攻讦,引出一场激烈的辩论。并曾与诸僧学士一同前往慈恩寺与玄奘对定。惜全书已佚,仅有《因明注解立破义图序》一文。另在批评命禄思想时善用归谬法,以揭露禄命思想中的谬误和不可信。 吕才600—665?唐初音乐家。博州清平 (今山东省聊城)人。精于乐律,能作曲编舞,并善弹琴。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李世民令祖孝孙重定乐律,祖孝孙等人互相质难,不能解决。中书令温彦博推荐吕才,说他博才多能,尤长声乐。侍中王圭和魏徵也盛称吕才学术之妙,说他做了十二支尺八,发音与十二律管各自谐调。这说明他在音律上有很高的修养。贞观六年,“太宗行幸庆善宫,宴从臣于渭水之滨,赋诗十韵”,任起居郎的吕才为之作曲,并编成八佾之舞,称为《九功舞》。明代朱权在所编琴谱集《神奇秘谱》的琴曲《阳春》题解中,说此曲在唐高宗时曾由吕才加以修订,虽无早期史料足证,也可聊备一说。 吕才约600—665唐初哲学家、音乐家,博州清平(今山东聊城)人。精通乐律。曾为宫廷乐舞《秦王破阵乐》协音律。还曾修订过《白雪》等曲。 吕才约600~665唐哲学家。博州清平(今山东聊城)人。官至太常博士、太子司更大夫。学问广博,精通阴阳、舆地、历史,尤长于乐律。曾参与增损乐章,作 《三局象经》 图解,刊正 《阴阳书》 ,造 《方域图》 及 《教飞骑战阵图》 ,修《文思博要》 和 《姓氏录》 ,作 《白雪歌》 ,增订陶弘景 《本草》。在宇宙观上,认为万物生于元气,宇宙变化、天地万物的 “理” 、“义” 可以在矛盾(阴阳、刚柔)运动消息中探求认识。元气分为阴阳,万物和人类由此代生。并把社会的德义、礼法也看成自然秩序。对当时流行的迷信现象进行了批判。著作大多散佚,在《旧唐书·吕才传》 与 《大藏经》 中存有若干篇。 吕才600—665唐初学者,博州清平(今临清)人。通晓哲学、天文、地理、乐律、医药、制图、军事,乃至于五行、龟蓍、历算、象戏等,且大都有专门著作或创造。贞观(627—649)召直弘文馆。帝尝闻周武帝《三局象经》不能通,试问才,退一宿即解。具图以闻,由是知名。累擢太常博士、太常丞。受诏删定《阴阳书》。明确认定“极微”和“气”为世界的根源。通过用禄命书本身的推算方法对著名历史人物的年月生辰进行推算而不能验证的事实,证明“禄命生成”之说的荒谬。对风水迷信则从理论和事实上加以驳斥。吕才认为,阴阳只是天地、乾坤、刚柔的自然现象,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与人的丧葬吉凶无干,“至于丧葬吉凶,乃附此为妖妄”(《叙葬书》)。吕才生平预修书及著述甚多,见诸史志著录的有《大博经》2卷、《隋记》20卷、《唐地理经》10卷、《广济百忌历》2卷,《教飞骑战阵图》等凡360余卷。卷帙浩繁,但历代佚失特甚。今存于《全唐文》中仅有《叙宅经》、《叙禄命》、《叙葬书》和《因明注解立破义图序》等数篇。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