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启母阙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启母阙

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嵩山万岁峰下,为启母庙前的神道阙。建于东汉延光二年(公元123年)。长方石块垒成,高3.17米,上有小篆铭文,记述了夏禹治水的故事,字体俊逸,是汉代书法精品,中外闻名;下部有东汉熹平四年(公元175年)中郎将堂溪典所书《请雨帖》,惜大部剥落。阙身还雕有画像60余幅,内容为宴饮、车马出行、百戏、蹴蹄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蹴踘图。一女子正在踢球,飘扬的长袖构成优美的线条,两旁各立一人击鼓伴奏。启母阙与太室阙、少室阙并称“中岳汉三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启母阙

位于登封县嵩山南麓的万岁峰下,建于123年(东汉延光二年),作为汉代启母庙前的神道阙,它与太室阙、少室阙并称为“中岳汉三阙”。
启母阙分为阙基、阙身、阙顶三部分。启母阙也是仿砖木结构而建的石阙。在它的附近有一巨石,其周长43.1米,高达10米,名为启母石。汉代景帝名刘启,因避其名讳,曾将启母阙更名为开母阙。在启母阙上端刻有小篆体铭文,字体苍劲飘逸,可称为汉代书法之精品。启母阙上小篆铭文记述了夏禹及其父鲧在治水过程中“三过其门而不入”的故事。启母阙下端有175年(东汉熹平四年)中郎将堂溪典的隶书《清雨铭》,因年代久远,现已大部分脱落。在启母阙的阙身上共雕刻有画像60余幅,画像内容包括有驯象、斗鸡、猎兔、马、骆驼、幻术、宴饮、太阳神、月宫等。启母阙是研究汉代书法和艺术的宝贵资料。
启母阙于1961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启母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登封城北3公里太室山南麓万岁峰下。今存古庙阙完整者,唯启母、太室、少室三阙。启母阙系东汉延光二年(123)颍川太守朱宠等建。因避汉景帝刘启讳,曾名开母阙。相传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为打通轘辕山,化为熊,其妻涂山氏化为巨石,石破北方而生启(夏后启),因称启母石。今阙北190米处有一开裂巨石,传即为涂山氏所化之启母石,周长43.1米,高约10米。汉武帝游嵩山时为此石建庙。启母阙即为庙前神道阙。属土石型子母阙,阙身现高3.17米,子阙顶已无存,两阙相距7米。阙上有小篆铭文,下半部尚完好,记述夏禹及其父鲧治水之事,字体遒劲俊逸,为国内外金石学家所重视。下部有隶书《请雨铭》,为东汉熹平四年(175)中郎将堂谿典所撰,惜大部分剥落。阙身各壁浮雕宴饮、车骑出行、百戏、蹴鞠、驯象、斗鸡、虎逐鹿以及“大禹化熊”、“郭巨埋儿”等图60余幅。其中蹴鞠图刻画一头挽高髻的女子双足跳起踢球,长袖飘飞,两旁各立一人击鼓伴奏,再现出汉代蹴鞠运动真实场面。这些作品是汉画雕刻艺术的珍品。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