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吴八月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吴八月1728—1795

又名吴世宁,湖南乾州(今乾城县人),苗族,是清乾嘉年间(1795-1797)苗民起义首领。乾隆六十年(1795)正月,石柳邓、石保三等领导苗民分别在贵州铜仁和湖南永绥起义。吴八月于湖南乾州起兵响应,并很快占领黔、湘、川三省交界的广大苗族地区。八月,在乾州平陇称“吴王”。实行利民的政策,深受广大苗民拥戴。十一月初二亲赴盘寨发动群众,粉碎吴登陇投降阴谋,充实义军力量,后为清军所俘,英勇就义。

吴八月1729—1796

又名吴世宁。清乾嘉年间(1795—1797)苗族人民起义首领。曾称“吴王”。湖南乾州厅(今乾城县)人。苗族。曾读过书,为乾嘉苗族人民起义军主要领导人中唯一的读书人。乾隆六十年(1795)正月,湘西、黔东北苗族人民起义前,与石三保商议后,亲自书写“传贴”分送各寨,号召起事。并负责平陇、溪水、廖家寨、龙牙半冲、三岔坪, 𣞺木营等十多个村寨的联络组织工作。起义时年已六十七岁, 但仍坐镇指挥。当发现原苗族百户吴陇登企图叛变时, 立即派人监视。十一月初二又亲赴卧盘寨发动群众,粉碎投降阴谋,充实起义力量。后为清军所俘。刑讯折磨达三月之久, 并多次拒绝云贵总督福康安劝降,最后牺牲在官府的“脔割”、“磔刑”之下。

吴八月1729~1796

又名世宁,乾州厅(今吉首)人,清乾嘉苗民起义领袖。豪侠尚义,文武兼擅。乾隆六十年 (1795)正月,率四子同石柳邓、石三保、吴添半、吴陇登等人共同发动并领导湘黔边苗民大起义。八月负责约集乾州、凤凰二厅之平陇、龙爪溪、 龙牙半冲、 三岔坪、 𣞺木营、 天星寨等寨苗民, 组成东路义军。21日起事,攻占乾州厅城,两次围攻凤凰城,后挥师东下,连克岩门、烂泥、潭湾、浦市,占据湘西大片地区。并于凤凰、泸溪交界之狗爬岩全歼湖广总督福宁亲率之清军6000人,为起义开创了大好形势。清廷调7省兵力围攻义军。同年8月,八月被石柳邓、石三保等推为“吴王”。11月3日,由于吴陇登叛变出卖,不幸被擒。次年3月15日惨遭杀害。

吴八月1729—1796

苗族武术大师,苗民反清起义领袖。又名世宁。乾州厅 (今吉首市) 坪陇寨人。从小练正宗苗拳,善使青龙大刀。青年时误揭比武广告,被迫同长沙清军副将高一靖之孙高雄比武获胜,名震湘黔。后得武艺高强的岳父石老喜真传,吸收苗族各派精华,新编《大四门拳》、《八合拳》 以及“九滚十八踢”等策手招式,并用汉文撰写苗家《拳术秘诀》一书,总结苗拳的拳理、拳法,其手抄本在苗寨广为流传,促进了苗族武术的发展。清乾隆六十年 (1795),领导湘黔边区苗民举行历史上著名的乾嘉苗民起义。因叛徒出卖被捕,1796年3月被害。


吴八月1729—1796

又名世宁。苗族,乾州厅平陇 (今属吉首市)人。清康熙中,湘西苗区实行“改土归流”,因不堪满汉官兵地主的掠夺,乾隆六十年 (1795)正月,石柳邓在松桃,石三保在永绥,他在平陇相继扯起义旗,号召苗民起来“夺回田地耕种”。起义军首战告捷,在永绥鸦酉全歼清总兵明安图以下1400余人。攻占乾州后城。2月,他亲率主力军东征,连克岩门、烂泥、潭湾、浦市等城镇,直捣麻阳、辰溪、泸溪三县,形成以乾州城为中心的苗民起义区,与铜仁、松桃、永绥、凤凰一带的西部义军遥相呼应。清廷派云贵总督康福安、四川总督和琳为统帅,调集云、贵、川、广、两湖7省兵力,分4路进攻起义军。他所率的东路义军,在凤凰、泸溪交界的狗爬岩与湖广总督福宁激战,全歼6000名清军。5月,再次东征,再克高村、烂泥、泸溪等城镇,不久回师乾州城。28日,攻打镇筸城失利,负伤,撤回乾州城。八月,被各路义军推为吴王。他率起义军多次打败清军的进攻,但由于清廷实行严厉的军事镇压与分化瓦解双管政策,11月初,因叛徒出卖,被俘。次年3月惨遭杀害。余部由石三保等人率领继续战斗,数月后失败。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5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