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周官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周官书名,又名《周礼》。记载周代官制及典章制度、法律法规的书,分《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篇。关于《周官》的成书年代,众说不一。今文学家认为它是王莽篡汉时刘歆的伪作。近人多认为《周官》成书于战国,可能是战国时人参考西周、春秋时代的文献典籍以及战国时现行的法律与制度,融合作者的理想而编成的。该书体大思精,文繁事富。每篇皆以各官之长官为首,副官居次,属官则一一列居于后,先叙其官名、爵等、置员数,再分叙各自的职掌及其行使其职权而适用的各项法律、法规,成为后世政典书的范本。历代修典,皆以《周礼》为宗。如北周曾依据《周官》改革其官制。唐代玄宗曾下令据《周官》制唐之《六典》。该书之《冬官》篇早佚。西汉时取《考工记》补之。因其名与《尚书·周官篇》相混,又将其称为 《周官经》,刘歆以后称为 《周礼》。今本《周礼》四十二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合称《周礼注疏》,收入《十三经注疏》中。清孙诒让撰《周礼正义》八十六卷,博采众说,资料繁富,对文字音义,多所订正。 周官又称“周官经”或“周礼”。书名。搜集周王朝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而成。近人考定为战国时作品。全书共有《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等六篇。其中有的职掌各地社会风情、天文地理、物产财用,且按九州分别记述各地山川、湖泊、薮泽、人民、物产、财用等,所以宋司马光在《河南志序》中说:“后世学者,为书以述地理,亦其遗法也。”加以该书首次出现“方志”及“四方之志”词语,有人便认为方志始源此书。 周官即“周礼”。汉初称“周官”,至刘歆改称“周礼”。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