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周族兴起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周族兴起周族兴起于渭水中游黄土高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部落。相传周的始祖后稷,名弃,其母姜嫄,有邰氏之女,出野践巨人足,感而生弃。周人传说,弃是开始种稷和麦的人,因此尊他为农神,号称后稷。自后稷十几世传至公刘,迁居于豳(陕西旬邑),建立庐舍,改善农业,部落逐渐兴旺起来。自公刘九世传至古公亶父,这时被称为戎的西北诸游牧部落,也向渭水流域移动,周人受到他们的威胁,遂离开豳地,迁居岐山下的周原(陕西岐山县)。他们营建城郭,修筑室屋,设置官司,并把各部落的周人分别组织在很多被称为“邑”的机构之中。从此周族进入了阶级社会,所以后来的周人称古公亶父为太王,尊奉他为周王朝的奠基人。太王死后,子季历立。这时周人逐渐强盛,巩固了在渭水中游的统治。商王文丁感到周族的威胁,便杀死季历。季历死,子昌立,是为周文王。文王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先后宣布了“罪人不孥”、“有亡荒阅”等法令,推行了“耕者九一”即“九一而助”的办法,把劳动地租制度化。同时,文王还带兵东进,消灭了商王的亲信崇侯虎建立的崇国(陕西长安县),迁都于丰(陕西长安县沣水附近),巩固了周人对渭水流域诸部落的统治。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