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和𧟌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和𧟌héluò清代中期流行的一种不露毛的皮袍。皮面朝里,近下摆处缀以布帛,以示俭朴。流行于清代中期。清金埴《巾箱说》:“今之毳裘,全里皆皮,独余膝以下离地一二寸或三四寸用帛代之,使裘之下边不露毛毳,名曰‘和𧟌’。始于康熙初间,而今则盛行矣。崇俭示朴,得古人制衣之义。且裘本宜轻,于趋走尤便。予作《和𧟌》诗二章云:‘韦袍尚华,和𧟌若素。内有修藏,不欲尽露。稍缀以缯,下短其毳。适可为宜,冗长曷贵。’”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