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一二·九”运动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一二·九”运动Yierjiu yundong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1935年12月9日开始的大规模的学生抗日救亡运动。
1935年,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进一步伸向华北,制造了一系列旨在夺取华北统治权的严重事件,而国民党政府则继续坚持不抵抗政策,并准备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适应日本提出的“华北政权特殊化”要求,这就更加深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这时,中共中央在1935年8月1日发表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已辗转传入北平、上海等地,使中共提出的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迅速在群众中传播。正是在上述情况下, 12月9日, 在中共北平市委领导下,北平五六千名大中学生,冲破国民党军警的层层封锁、阻拦和袭击,在新华门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国请愿大游行。学生们高呼 “停止内战, 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等口号,要求国民党政府实现抗日。当示威游行队伍行至王府井大街南口时,遭到大批国民党武装军警的镇压,学生百余人受伤,三十多人被捕。次日,根据北平学联的决定,北平全市学生实行了总罢课。12月16日,是“冀察政务委员会”原定成立的日子。当日,北平学生、市民三万余人,再次冲破军警的包围袭击,先后在天桥、正阳门前广场两次召开市民大会, 并举行了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迫使“冀察政务委员会”延期成立。之后,北平学生又迅速组成南下扩大宣传团, 深入人民中宣传抗日救国。
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 迅速得到全国人民的广泛响应和支援。上海、天津、武汉、广州、南京、杭州、长沙等地的学生先后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 各地爱国人士也纷纷成立各界救国会, 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内战,实现抗日,从而形成了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一二九运动冲破了国民党政府的严密统治, 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并华北的计划和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投降的政策,有力地宣传了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 也为抗日战争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