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哥斯达黎加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哥斯达黎加Costa Rica拉丁美洲国家。位于中美洲南部、尼加拉瓜和巴拿马之间。东滨加勒比海,西临太平洋。面积51100平方公里。人口279万(1987年),白种人和印欧混血种人占97%,多信天主教,西班牙语为国语。首都圣约瑟。大部分为山地、高原,多火山;东北境和沿海为平原。16世纪初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21年独立。中美洲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主要工业有食品、纺织、石油、化工、机械等。农产有咖啡、香蕉、棉花、烟草等。 哥斯达黎加国名。全称哥斯达黎加共和国。面积5.09万平方公里。人口260万。白人和印欧混血种人占95%,黑人占3%,印第安人2.1万,华侨、华人约2.5万。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95%的居民信奉天主教。首都圣何塞。位于中美洲南部。东临加勒比海,西濒太平洋,北接巴拿马,东南与尼加拉瓜相连。海岸线长1200公里。全境分为三个地形区: 中部高原,由三条西北—东南走向山脉组成; 波阿斯火山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口,海拔1600米。境内最高点大奇里波峰,海拔3819米。加勒比海低地,多沼泽和热带森林,约占全国面积20%。太平洋沿岸平原,约占全国面积40%。高原气候温暖,平均气温16℃~19℃,沿海平均气温较高,在23~25℃左右。年平均降水量2540毫米。 哥斯达黎加拉丁美洲国家。全称哥斯达黎加共和国。1848年8月30日建国。位于中美洲地区南部。海岸线长1200km。面积51100km2,人口330万(1997)。首都圣何塞。地处热带,多山地和高原。地势中部高、两侧低。中部高地约占国土面积2/5,自西北向东南纵贯全境。大奇里波山海拔3820m,是全国最高点。太平洋沿岸低地约占国土面积2/5。加勒比海低地约占国土面积1/5。海拔不足122m,多沼泽。高原地区年均气温20℃左右,年均降水量1900mm。沿海地区气温29~36℃,年降水量1500mm,加勒比海低地可达3000~4000mm。为中美洲地区经济较发达的国家之一。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22690亿科朗(哥货币),1996年人均国内产值约2700美元。1997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3.2%。1997年汇率:1美元=232.6科朗。工业主要是轻工业。原料大都依赖进口,产品大多出口。1997年制造业和矿业、建筑业产值,分别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1.4%和3.6%。就业人数约19万,占总就业人数的16.5%。农业以种植咖啡、香蕉、甘蔗等经济作物为主,是出口创汇的传统产品。粮食主要依赖进口。1997年农林渔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8.2%,就业人数约为24.8万,占总就业人数的21.65%。旅游业是哥最大外汇来源。1998年接待游客约670万人次,创汇8.29亿美元。交通以公路为主,现代化交通网遍布全国大多数地区。公路总长35532km,其中17%为沥青路。泛美高速公路贯穿南北。铁路总长950km。拥有轮船1029艘,总吨位57万t。首都有国际机场,有10条国内航线和15条国际航线。小学和中学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文化水平居拉美国家前列。1990年文盲率7%。小学入学率为87%。1989年有小学3068所,中学241所,公立大学5所。在校小学、初中学生42.3万人,高中14.8万人,大学7.35万人。每年大学毕业生约1.2万人。2004年人口416万。独立日9月15日。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181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3.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262美元。通货膨胀率12.3%。失业率7.9%。2003年工业、农牧渔业、服务业产值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2%、8.8%、62.7%。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