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哲学的贫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哲学的贫困全名《哲学的贫困(答蒲鲁东先生的<;贫困的哲学>)》。马克思写于1847年上半年。同年7月发表。编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书中批判了法国小资产阶级思想家、无政府主义者蒲鲁东的社会改良主义观点及其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方法论。进一步阐述了历史的、唯物的辩证法。论证了生产力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指出革命阶级是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第一次制定了生产关系的科学概念。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对抗性,第一次提出对立面的斗争是辩证法的实质的思想,指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在经济和政治地位上的对立,必将导致无产阶级的政治革命和私有制的灭亡。同时还表述了马克思正在形成过程中的经济思想。这是一部通过论战的形式表述马克思主义中有决定意义的观点的重要著作。 哲学的贫困马克思写于1847年。批判了蒲鲁东《贫困的哲学》所论述的小资产阶级思想体系。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在伦理思想上,着重批判了蒲鲁东的唯心主义人性论和力图把一切社会经济关系归结为道德善恶关系的小资产者的道德观。马克思批判蒲鲁东的关于现实的社会关系只是人类理性的产物的唯心主义观点时,阐明了现实的人性是社会关系的产物的观点;马克思以竞争为例,论述了人性是历史的产物,并随历史而发展变化;指出工人阶级的人性作为历史的产物,他们是怎样的人,取决于他们的现实的社会地位以及这一地位所赋予它的历史使命,通过消灭现存的社会关系、消灭一切阶级来实现自身。指出,蒲鲁东歪曲、背叛了黑格尔辩证法,把现实生活中的一切矛盾只归结为道德上的善恶,这是典型的小资产阶级的道德观。马克思以平等、分工为例批判了这种唯心主义道德观,论述了道德上的善、恶取决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