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唐三彩骆驼乐舞俑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唐三彩骆驼乐舞俑

这是 一件脍炙人口的三彩俑塑。塑造真实生动、色调柔润和谐。通高58.4厘米,立俑25.1厘米。1957年西安鲜于庭诲墓出土,入葬年代为唐开元十一年(723年)。


唐三彩骆驼乐舞俑


骆驼高大雄伟,四肢挺立,仰天昂首,背上驮着一群载歌载舞的乐舞人,鼓乐喧天,沁人心脾。一人立于驼背之上,高鼻深目,碧眼红须,身着圆领长袍,前襟撩起扎腰,右手握拳于前,左手藏袖于后,足登长筒软靴,边歌边舞。周围四位乐工,两汉两胡,面四方端坐,手执琵琶、觱篥、拍鼓、铜钹,拨弦弄乐。据考证,唐时盛行的龟兹乐和西凉乐均 “以琵琶为众乐之准”。观此俑,那刚健的胡舞,悠扬的龟兹乐,不禁使人想起盛唐时的长安。那是开放的时代、开放的国度、开放的都市,西域、印度、波斯,乃至拜占庭的商旅、僧徒、学者云集在长安。唐帝国以博大的胸怀,将各国的文化艺术都吸收进来,成为滋养自身、强健民族文化的补剂。据记载,开元天宝之际,长安、洛阳等地崇尚西域作风,流行胡音、胡曲、胡妆。“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羶满咸洛。女为胡妇学胡装,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元稹《法曲》)。这件三彩俑非常真实地再现了长安市面的情景,成为当时民俗、文化交流的实物佐证。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5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