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唐巾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唐巾tángjīn

也称“唐帽”。一种由唐代幞头演变而来的士人巾。以唐代之巾而得名。唐代巾式变化较多,因此后世“唐巾”的式样也不很固定。宋元时期较为流行。通常用作便服,尊卑均可用之。宫廷妇女亦可戴之。元代改易其制,去其藤骨,作成软角。一般用于文人儒士。明代因之,多以乌纱制成的头巾,硬胎,无角,形制与唐代幞头相类,惟下垂二脚纳有藤篾,向两旁分张,成“八”字形。通常用于士人、小吏。《宣和遗事》:“徽宗闻言……把一领皂褙穿者,上面著一领紫道服,系一条红丝吕公绦,头戴唐巾,脚下穿一双乌靴。”宋徽宗《宫词》:“女儿妆束效男儿,峭窄罗衫称玉肌。尽是珍珠匀络缝,唐巾簇带万花枝。”元无名氏《蓝采和》第三折:“腰间将百钱拖,头上把唐巾裹。”《元史·舆服志一》:“执事儒服,软角唐巾,白襕插领,黄鞓角带,皂靴。”又:“唐巾,制如幞头,而捕其角,两角曲作五头。”明范濂《云间据目钞》卷二:“余始为诸生时,见朋辈戴桥梁绒线巾,春元戴金线巾,缙绅戴忠靖巾。自后以为烦俗,易高士巾、素方巾,复变为唐巾。”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二:“唐巾,唐制四脚:二系脑后,二系颔下,服牢不脱,有两带、四带之异。今则二带上系,二带向后下垂也。今之进士巾,亦称唐巾。”《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忽见墙缺处有一美少年,紫衣唐巾。”明王圻《三才图会》:“其制类古毋追,尝见唐人画像帝王多冠此……今率为士人服矣。”《明史·舆服志三》:“提调女乐,黑漆唐巾,大红罗销金花圆领,镀金花带,皂靴。”

唐巾
(明万历年间刻本《南西厢记》插图)


唐巾
(明王圻《三才图会》)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5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