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唐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唐诗Tangshi唐代诗歌,代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也是唐代文学最重要的文体之一。唐诗流传到今天的有近5万首,留下姓名的诗人达2 200多人,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实反映了唐代历史的风貌。唐代新兴庶族地主处于上升发展的时期,唐王朝疆域广阔,经济繁荣,对外经济文化交往频繁,人们的眼界大大开阔,积极进取成为一种时代精神,六朝以来诗歌艺术的形式已趋成熟,高宗武后推行以文词取士的制度都推动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唐诗大体分为四个时期:初唐,从高祖到玄宗开元初;盛唐,从开元到代宗大历初;中唐,大历到文宗大和末;晚唐,文宗开成以后。最先在唐代诗坛享有声誉的是号称唐初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他们的诗作还没有完全摆脱齐梁堆砌辞藻的诗风,但开始以自己的诗来表现城市和边塞生活。陈子昂的一首《登幽州台歌》,以诗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襟怀抱负,从内容、形式、风格都一扫齐梁绮靡之风,迎来了唐诗的黄金时代。盛唐诗歌题材广泛,流派众多,风格各异,诗人如群星灿烂,浪漫的边塞诗人王翰、王之涣、王昌龄、岑参;隐逸的田园派诗人孟浩然、王维;首先反映了人民疾苦的现实主义诗人高适;李白、杜甫则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诗人的最杰出的代表;中唐诗坛不同于盛唐,但仍呈现多彩多姿的景象,元稹、白居易是新乐府的核心人物,李贺的诗以想象奇异、词藻艳丽而独具风格,还有韩愈,孟郊注重技巧,追求奇险的诗派;晚唐诗人多忧国忧时,感怀伤世,李商隐、杜牧有“小李杜”之称,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等则继承了现实主义传统。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盛世,取得的成就达到了后世难继的程度。 唐诗我国源远流长的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标志着我国古典诗歌艺术的最高成就。唐代历经三百年,涌现诗人数千名,独具艺术风格的著名诗人约有五六十位,遗留下来的诗歌数量,仅收录在《全唐诗》中的就达五万首。丰富深厚的生活内容,绚丽多采的艺术风格,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现实。作为一代文学的主要形式,它根植于自己时代的生活土壤中,又有各方面的有利条件,从而在我国诗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掀起了蔚为壮观的波峰。初唐诗歌,齐梁诗风还继续统治着诗坛。武后时的沈佺期、宋之问继承前人的成绩,完成了五、七言律诗形式的创造,对诗歌发展有一定贡献。“初唐四杰”已表示对旧形式的反对。到了陈子昂,则更高地举起了诗歌革新的旗帜,提出了在复古中实现革新的主张,而且在创作实践中完全摆脱了齐梁浮艳风气,显示了刚健的风骨,终于改变了齐梁诗风统治的局面,改变了唐诗发展的方向。盛唐时代,唐诗达到了繁荣的顶峰,充满蓬勃向上精神的浪漫主义的诗风是这时期诗坛的主流。伟大的诗人李白,诗风壮浪纵恣,摆脱拘束,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生活在唐代社会由盛而衰时期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像一面镜子,照见了安史之乱前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赢得了“诗史”的称号。中唐时代,诗歌创作中的现实主义潮流形成了波澜壮阔的局面。白居易等继承杜甫的传统,掀起新乐府运动,他们的诗在当时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晚唐诗歌,风格面貌有很大变化。杜牧、李商隐的诗歌,在艺术上有一些新的发展,但都有相当浓厚的感伤情调。 唐诗唐代盛行的文体。唐代是中国诗歌繁荣辉煌的黄金时代,诗歌是唐代诸种文学形式中成就最高的一种体裁,因此文学史上以唐诗与宋词、元曲等并称。唐代诗歌的空前繁盛和卓越成就,首先表现为诗人辈出,作家成群。仅《全唐诗》载录的即有二千三百家,其中在文学史上占据一定地位的不下百人,开宗立派、影响久远的大家近二十人,像李白、杜甫、白居易这样的伟大诗人,则是驰名中外,享誉古今的。其次表现为作品繁多,诗艺高超。唐诗今存近五万首,很多作家都有诗集传世。这些诗歌题材多样,内涵丰富,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的社会面貌及时代精神。不少情辞并茂的佳作名篇层出叠现,历久弥新。再次表现为不同流派、各种风格争奇斗艳,竞放异彩。如盛唐时期以王孟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以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杜甫的现实主义诗风,中唐时期的元轻白俗,郊寒岛瘦,晚唐时期杜牧的豪健遒劲、流丽俊爽,李商隐的幽眇典丽、意境朦胧等。他们各自独特的风格,使唐代诗坛呈现一派百花齐放的景象。复次表现为诗歌体制的完备成熟。唐代诗家在借鉴前人诗歌创作经验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创造,善于推陈出新。他们在使五绝五律、七绝七律规范化、定型化的同时,创立了拗体、变体,故事歌行、七言歌行,新题乐府等新形式。丰富多彩的唐代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宝库中最珍贵的遗产之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