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唐诗别裁集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唐诗别裁集诗总集。清沈德潜(1673—1769)撰。二十卷。德潜字确士,号归愚,江苏长洲(今苏州)人。乾隆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著名诗评选家。选有《古诗源》、《明诗别裁集》、《清诗别裁集》、《说诗晬语》,著有《沈归愚诗文全集》。是集选录唐代诗作一千九百二十八首,注意不同时期,不同流派,分体编排,并有简单评注。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初成。书以杜甫《戏为六绝句》有“别裁伪体亲风雅”句,故名。意指书中已将其所认为“伪体”剔除,所收尽是淳正风雅之篇。编选以李(白)杜(甫)为宗,约四百余首,别于诸家选本,以显唐诗之雄浑阔大。注意题材与风格多样,以显唐诗的基本面貌。沈氏论诗主张“格调说,”崇尚“温柔敦厚”的“诗教。”编录一本此旨,选录面广,份量适当,对诗之主旨、段落、艺术特色、表现手法均有简要论述,不乏卓见。书重订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增补颇多。一九五八年商务印书馆用《万有文库》本印行。一九七五年中华书局,据乾隆二十八年重订本影印。一九七九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以重订本为底,参校他书,整理校勘出版,四十万字。一九八三年再版,另有余汝昌撰《唐诗别裁集引典备注》可作参考。 《唐诗别裁集》tangshi biecaiji唐诗选集。清代沈德潜编选。共20卷,选有作家270余人,1900余首诗作。分体编排,并有简单的评注,以杜甫《戏为六绝句》中有“别裁伪体亲风雅”语,故名“别裁”。 唐诗别裁集总集名。清沈德潜编选。二十卷。选录唐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诗作1928首,分体编排,并有简单的评注。以杜甫《戏为六绝句》有“别裁伪体亲风雅”句,因名“别裁”,意谓书中已将其所认为的“伪体”剔除。沈氏论诗主“格调说”,崇尚“温柔敦厚”,本书选编亦本此旨。选录面较广,份量比较适当,后又修订重刻,前后费时40年,为旧时流传较广的唐诗选本,影响较大。今有商务印书馆据《万有文库》本纸型重印本、中华书局1975年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年校订本。 唐诗别裁集二十卷。清沈德潜 (详见 《古诗源》)选编。沈德潜字确士,号归愚,长洲 (今江苏苏州)人,乾隆时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主要著作有《沈归愚诗文全集》,又选有《古诗源》、《唐诗别裁集》、《明清别裁集》等。此集为唐诗选集。共二十卷,收诗一千九百二十八首。前有沈德潜《原序》和《重订唐诗别裁集序》。据 《原序》称,其 “于束发后,即喜抄唐人之诗集”,历时近30年,才在陈树滋协助下编成此书。在 《重订序》 中,沈氏批评了王士祯 《唐贤三昧集》的作法,强调选唐诗应 “以李、杜为宗”,要使人知唐诗中有 ‘鲸鱼碧海’、‘巨刃摩天’之观。”选入李、杜之诗达四百余首,以外还重点选录陈子昂、张九龄、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王昌龄、韦应物、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隐等名家诗作,及一些二、三流诗人的诗作。按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等诗体编排。与以往唐诗选本相比,此集具有“备一代之诗,取其宏博”的特点,实为唐诗选本中较优秀的一种。然亦有入选作品重出、误收、误属及编排不当等情况,应为在所难免。此书版本颇多,较早的有清乾隆二十八年教忠堂本(1763),民国时期《国学基本丛书》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本、民国文瑞楼石印本、现行版本1964北京中华书局铅印本,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铅印本,中华书局1973年据乾隆教忠堂本重订影印。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