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啄木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啄木鸟zhuomuniao脊椎动物,鸟纲,啄木鸟科中各种类的通称。全世界共有212种,我国有27种,全国各地都有分布。树栖攀禽,体型小到中等,具有对趾型足,即第2和第3两趾向前,第1和第4趾向后,都具有钩爪。尾羽的羽轴粗硬而有弹性,可支持身体。嘴强直尖锐,可用以啄开树皮和树洞。舌细长,能自由伸缩,上有粘液,尖端生有刺状短倒钩,适于钩食洞内隐藏深处的蛀虫。能围绕树干上移,边走边凿挖,旋转攀登,行动自如。在我国分布较广的有黑枕绿啄木鸟(Picus canus),体长近30厘米,羽毛主要为绿色,雄鸟头顶红色;另1种为大斑啄木鸟(Dendrocoposmajor),体长约22厘米,体羽上黑下白,背部、双翅和尾羽具有黑白斑纹,尾羽下面为红色。雄鸟头顶也有红斑。均为森林益鸟,能消灭人工无法喷洒农药的高大树干上的害虫,所以又有“森林医生”的美称。每年4~5月间啄凿新的洞巢孵卵。一般均为留鸟,独来独往,很少成群结队。 图364 啄木鸟 啄木鸟Zhuomuniao俗称奔得儿木,鴷形目啄木鸟科鸟类的统称。嘴长而直,呈凿状。舌细长,先端列生短钩,能伸出口外甚远。尾呈楔状,羽干坚硬而富有弹性。腿短,足具四趾,二趾朝前,二趾朝后,在趾端生有利爪,适于在树干上攀援。大多数为树栖鸟类,主要以树皮里边的各种昆虫为食。取食时常用喙凿穿树皮、树干,再用舌从树干洞隙之间钩取昆虫。繁殖时在树洞里营巢,常啄凿腐朽或半腐朽的树干,凿成洞穴后垫以一些碎木屑,然后直接在里边产卵。每窝产卵3—5枚,多者可达6—12个。孵卵期10—14天,育雏期19—35天。 啄木鸟种类很多,全世界目前已记录到的约212种,分布在我国境内的有27种。最为常见的是绿啄木鸟(Picus canus)和斑啄木鸟(Dendrocopos maior)。前者体型较大,全身为灰绿色,雄鸟头顶有一块红斑;后者体型较小,体羽上黑下白,背部、双翅和尾羽都有明显的黑白斑纹,尾下有红色羽毛,雄鸟的头顶也具有红斑。它们均为重要的森林益鸟,在其食物中,天牛幼虫、象䖬、伪步行䖬、金龟䖬、蚂蚁、蝽象等森林害虫可占其食物总量的99%,因此应对其进行保护。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