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资本shangye ziben又称商人资本。指在流通领域中发挥作用的职能资本。商业资本又分为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通常说的商业资本就是指商品经营资本。 商业资本(商品经营资本)是从事商品买卖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资本。它的运动公式是货币——商品——更多的货币(G——W——G′)。商业资本产生于奴隶社会,在封建社会又有进一步的发展。资本主义以前的商业资本的主要特点,是用侵占和欺诈的手段,瓜分奴隶主、封建主剥削到的剩余产品,攫取小生产者的部分产品。资本主义社会的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是为产业资本的运动服务的。因为产业资本在循环中要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完成购买、生产、销售三种职能。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商品资本的职能从产业资本中独立出来,成为一种资本的特殊职能,商品资本就成为商业资本或商品经营资本。商业资本独立出来,产业资本可以缩短出卖商品的时间,加快资本周转,减少用于流通的资本,提高利润率。另外,商业资本独立出来,还有利于市场的扩大。所以,尽管商业资本只在流通领域发挥职能,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它要参加利润的平均化,取得平均利润。商业利润表现为商品的购买价格和销售价格的差额,其来源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货币经营资本是专门承担与货币流通有关的各种技术性业务(记帐、出纳、保管、兑换等)的资本。由于商品交换的发展,各国、各地区在交易过程中不同的货币需要兑换,货币经营业就发展起来。兑换业和金银贸易是货币经营业最原始的形式。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同货币发挥职能相联系的各种技术性工作成为一种特殊资本的职能,这种资本就独立化为货币经营资本。既然货币经营资本是一种在流通领域中独立发挥职能的资本,因而也要求取得利润,并且是平均利润。货币经营资本的运动形式表现为G——G′,它一般是以收取手续费的形式增殖自己,它获得的利润也来自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商业资本又称“商人资本”。指在流通领域内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资本。资本主义商业资本,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从属于和服务于产业资本,为产业资本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服务,并与产业资本家共同瓜分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商业资本产业资本在它的循环过程中要顺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这三种不同的形式,分别执行三种不同的职能。在资本主义初期,这些不同的职能都是由产业资本家自己来执行的。由于当时企业的规模不大,市场范围比较狭小,产业资本家一般自己推销商品。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的迅速增长和市场的不断扩大,使流通中商品资本的数量大大增加,流通的时间也相应延长。这时,如果产业资本家仍要自己销售商品,就必须大量增加流通领域中的资本,否则,就要缩小已有的生产规模,使生产资本和流通资本相适应。这两种情况,都会降低产业资本的利润率。于是,就产生了把商品资本的职能独立出来,交给专门的资本家去执行的必要性。这样,在资产阶级中就出现一部分资本家把自己的资本专门用来为产业资本的流通服务,推销产业资本家的商品。 商品资本职能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以后所形成的商业资本,它所执行的职能,仍然是商品资本的职能。所不同的只是以前这些职能由产业资本家自己去完成,是产业资本循环的一个环节,现在则成为商业资本家的专门业务,使商品资本的职能独立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商业资本便成为一种与产业资本相并列的独立资本形态。 商品资本独立化为商业资本,对于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商业资本的产生有利于缩短流通时间,节约流通费用,减少流通中资本的数量,这样就会扩大直接用于生产的那部分资本,从而有助于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提高利润率。同时,商业资本的存在和发展还促进分工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从而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商业资本的独立化,也使资本主义生产、流通和消费之间的脱节现象更加严重,进一步加深了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