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商品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商品shangpin

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因素或两重属性。一是商品的有用性,即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物品具有使用价值。任何社会的物质财富都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如把商品的有用性撇开,体现在劳动产品中的具体劳动形式即随之消失,一切劳动产品都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这就是商品的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价值存在必须以使用价值为前提。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即使包含有一定的劳动,也不能形成价值。但使用价值却可以脱离价值而独立存在,如空气、阳光等是人的生命不可缺少的,但它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价值;即使是劳动产品又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但如果是为自己消费而不是为了交换,这种物品也是只具有使用价值而无价值的劳动产品。作为商品必须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商品的使用价值由具体劳动决定,价值则是抽象劳动所形成。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商品的内在矛盾。
商品是在一定经济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范畴。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是以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属于不同所有者为条件的,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形成的。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大分工的出现,逐渐形成了以交换为直接目的的商品生产。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居统治地位,商品交换没有成为实现使用价值的普遍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生产成为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形式,商品成为社会财富的元素形式,商品关系是这个社会中最简单、最普遍、最大量、最常见的社会关系。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商品,但在商品生产的目的、范围和基础上与资本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在不同的生产方式下产生的商品经济,既有共同性,又有性质、范围等方面的不同点。这种区别是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结合的不同方式所决定的。

商品

用来交换的劳动生产物。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前者是其自然属性,后者是其社会属性。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必须有用,即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2.不是为自己,而是供别人、供社会消费;3.通过交换进入社会消费领域。商品是在一定经济条件下产生和存在的历史范畴,在不同社会体现不同的生产关系。参见“商品二因素”。

商品

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任何商品都具有两方面的属性: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从自然属性来看,商品都具有可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如小麦可以充饥,棉衣可以御寒,机床可以用来生产,书报可以供人阅读取得信息,等等。可见,“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钢铁既可以用来制造各种生产资料,又可以用来制造各种生活资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商品的使用价值还将不断地被发现、被利用。商品具有何种使用价值,是由它本身所具有的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学的性质决定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在人们使用和消费它的时候才实现的。作为生活资料的商品是直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的,作为生产资料的商品是间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的。
从社会属性来看,商品又都可以被它的所有者用来和别人的商品相交换,就是说它具有交换价值。什么是交换价值呢?马克思说: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如用1张兽皮去交换25公斤粮食,25公斤粮食就成为1张兽皮的交换价值。
粮食和兽皮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为什么可以按一定的比例相交换呢?这从它们的有用性即使用价值方面是无法得到解释的。决不能说,因为兽皮可以御寒,因此一张兽皮就必须换若干斤粮食;反过来也不能说,因为粮食可以充饥,因此25公斤粮食就必须换若干张兽皮。使用价值性质不同,用途各异,无法比较,因而不能确定它们之间交换比例。两种不同的使用价值能够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它们中间必定存在着共同的可以相互比较的东西。这种共同的东西就是各种商品都是经过人类劳动生产出来的,它们内部都包含着人类劳动。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形成了商品的价值。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都具有价值。价值在质上是一样的,不同商品所包含的价值,只有量上的差别,因而它们就可以相互比较。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则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由上可知,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前者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后者反映人和人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就是这两种因素的对立统一体。它们的统一性表现在: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不可能具有价值,因而不会是商品;有些东西虽有使用价值,如空气、阳光等,但不是人类劳动的产品,不具有价值,所以也不是商品;另有些东西虽是劳动产品,但未形成使用价值,如废品,也不能成为商品;还有些东西,既是劳动产品,又具有使用价值,但不是为了交换而是用于自己消费的,仍然不是商品,如劳动者自产自用的产品就是这样。此外,有些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但不经过交换,也不是商品,如赠送的礼品、旧社会农民向地主交纳的实物地租等。所以,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商品二因素的对立性表现在:一切商品对于购买者,才具有使用价值;对于生产者,就不具有使用价值。商品生产者不能既占有价值,又占有使用价值。他要占有价值,就必须让渡使用价值。商品生产者如果自己消费了使用价值,他就无法进行交换,以实现商品的价值。可见,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相互排斥的。只有生产出来的商品能够交换出去,生产者实现了价值,购买者得到了使用价值,商品的内在矛盾才得到解决。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