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商税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商税

税种名。即经商之家应交的赋税。《元史·食货志二》: “商税: 商贾之有税,本以抑末,而国用亦资焉。元初,未有定制。太宗甲午年 (公元1234年) 始立征收课税所,凡仓库院务官并合干人等,命各处官司选有产有行之人充之。其所办课程,每月赴所输纳。有贸易借贷者,并徒2年,杖70; 所官扰民取财者,其罪亦如之。世祖中统四年 (公元1263年) 用阿合马、王光祖等言,凡在京权势之家为商贾,及以官银卖买之人,并令赴务输税,入城不吊引者同匿税法。至元七年 (公元1270年) 遂定30分取1之制,以银45千锭为额,有溢额者别作增余。是年五月,以上都商旅往来艰辛,特免其课。凡典卖田宅不纳税者,禁之。二十年,诏各路课程,差廉干官2员提调,增羡者迁赏,亏兑者陪偿降黜。凡随路所办,每月以其数申部,违期不申及虽申不圆者,其首领官初犯罚俸,再犯决17,令史加1等,3犯正官取招呈省。其院务官俸钞,于增余钱内给。是年,始定上都税课60分取1; 旧城肆院务迁入都城者,40分取1。二十二年,又增商税契本,每一道为中统钞3钱。减上都税课,于100两之中取7钱半。”

商税

中国古代官府对商人所征收的税。主要包括市税(市租)和通过税(关税)两项。西周时已有市税,以后历代均照征。通过税变化较多。原来商人通过关卡,只是检查是否已纳市税。春秋以后,各国开始征过境税。以后各代有废有兴。到宋代,商税已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市税改为“住税”,通过税则称“过税”,合称“商税”。商税收入除部分支付地方经费外.全数上解中央。仁宗时一年商税额达1900多万贯,成为田赋以下最大收入。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5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