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喉hou

呼吸的通道,发音的器官。位于颈前部相当于第4颈椎至第6颈椎段,上与咽相通,下与气管相连。喉上方借韧带和肌肉与舌骨相连,下方借肌肉连于胸骨。喉壁由软骨、韧带、肌肉及粘膜构成。软骨是喉的支架,甲状软骨最大,位于喉的前上方,前方最突出的部分是喉结,成年男子特别显著;环状软骨是喉和气管中唯一完整的软骨环,对支撑呼吸道有重要作用;会厌软骨形状如匙,上端游离,下端借韧带连于甲状软骨后面,为喉口的盖,吞咽时会厌软骨盖住喉口,防止食物进入气管;杓状软骨,位于环状软骨板上方,有声带附着。软骨上有能作灵活运动的关节和高度分化的肌肉。喉的内腔为粘膜覆盖,喉腔中部,有上下两对粘膜皱襞,上方一对称室襞,下方一对称声带。声带在气流冲出时振动发音。喉腔借此两裂分为上部的喉前庭、下部的喉下腔及位于前庭裂和声门裂之间的喉中间腔。喉中间腔向两侧突出的间隙称喉室。喉下腔的粘膜下层组织比较疏松,炎症时易引起水种,严重时可使声门裂变窄,影响发音和出现呼吸困难。

不仅是呼吸道,也是发声器官。向上开口于喉咽部,向下与气管通连。喉的支架主要由软骨组成,有会厌软骨、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等(见图图1.6-5喉的结构(正面及侧面)1.6-5),所以喉腔能保持挺直和通畅。喉的软骨中以甲状软骨最大,它的中间向前方突出叫喉结。会厌软骨位于甲状软骨上方,在防止食物落入气管中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在吞咽食物喉上提时,会厌软骨盖住喉的入口,使食物不会落入气管而只能进入食管。如果我们在吃食物时讲话或叫喊,喉腔就开放,这时食物有可能落入气管而引起咳嗽。喉腔的粘膜有两对皱襞,上方的一对称室襞,下方的一对称声带,两侧声带之间的裂隙叫声门裂。当发音时,喉部肌肉收缩,使声带拉紧,呼出气冲击声带,引起声带振动而发出声音。成年男子的声带长而宽,所以音调较低;成年女子的声带短而狭,所以音调较高。


图1.6-5 喉的结构(正面及侧面)

喉hou

上与咽相通,下与气管相连,是位于颈前部中间兼有发音功能的呼吸道器官,俗称喉咙。喉(见图) 由软骨、韧带、肌肉及粘膜构成。软骨是喉的支架,保证了进出空气的顺利通过,其中的甲状软骨最大,位于喉的前上方。会厌软骨形状如匙,上端游离下端借韧带连与甲状软骨后面,为喉口的盖,吞咽时会厌软骨盖住喉口,防止食物进入气管。喉腔表面被覆粘膜、粘膜在喉腔侧壁形成两对皱壁,上方的一对称室壁,(又称假声带),有保护作用。下方的一对称声壁(又称声带),每侧声带和假声带之间有一个小袋状的空隙,称作喉室,两声带之间的裂隙称声门裂,当气体通过声门裂时,振动声带可发出声音。


喉Hou

上通咽,下连气管,不但是气体的通道又是发声器官。由软骨、肌肉和结缔组织构成。软骨是喉的支架,包括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会厌软骨及杓状软骨。软骨与肌肉共同围成喉腔,其中甲状软骨最大,它向前突出的部分叫喉结。喉结在成年男子特别明显,会厌软骨位于甲状软骨的后上方,呈树叶状,当进食时,喉腔口可被会厌软骨封闭,防止食物进入喉和气管。这是一个由神经控制的反射过程,因此在吞咽时,尽量不要讲话,尤其是儿童,以免食物呛入气管。

1.甲状软骨2.环状软骨3.甲状腺4.气管5.会厌软骨6.舌骨7.韧带8.小角软骨9.杓状软骨10.甲状旁腺

喉正面观(a)和背面观(b)


在喉腔内有两对粘膜皱襞,上面的一对叫室襞或假声带,下面的一对叫声襞或声带。左、右声带间的空隙叫声门裂或声门。声带位于喉内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呼出的气体通过声门时,可引起声带的振动而发出声音。喉肌是软骨周围的骨骼肌。喉肌收缩时,可调节声带的紧张与松弛,或声门的开大与缩小,从而改变声音的高低和强弱。
过度劳累、骤然受冻,或者用声过度和发声不当,以及吸入有毒气体等,都可引起喉炎。此病也常常继呼吸道其他部位的炎症延伸而来。发病时常出现喉腔水肿,声门裂变窄,声音嘶哑,严重时导致呼吸困难,窒息或失声。因此平时应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在春秋季节要注意保暖;改善发声方法,尤其在患感冒时,不要用声过度。青少年在12岁左右时开始变音,此期应注意唱歌、朗读适度,并要预防喉炎的发生,以保护声带。

1.鼻腔,2.硬腭 3.软腭 4.镜子 5.舌 6.会厌 7.声带 8.甲状软骨 9.喉 10.食道 11.气管 12.假声带

a.咽喉.口腔交会处b.c.喉镜的下喉腔显示声门开放(b)声门关闭(c)

发音的器官,位于颈前正中,上通咽,下接气管,以软骨为支架构成。声带运动时声门闭合,以肺部的气流冲击声带就发出声音。声门是空气出入肺部的必经之路,声门的大小是根据呼吸的需要,由中枢反射调节,对下呼吸道能起保护作用,并对吸入的冷空气有加温和湿润的作用。

是呼吸道和发音器官。位于颈前皮下,上借喉口通咽腔,下与气管相连。喉以软骨为支架,借关节和韧带连接构成中空的喉腔,腔内覆有粘膜。喉腔上端与咽腔相通,下端与气管相连。
❶喉软骨 包括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和杓状软骨等。甲状软骨最大,前方突出部分为喉结,以成年男子较明显。环状软骨呈环形,位于甲状软骨下方。会厌软骨呈树叶状,借韧带连于甲状软骨的正中。当吞咽时,喉向前上方移动,会厌封闭,以防止食物进入气管。杓状软骨成对,位于环状软骨后上方。
❷喉腔 上端与咽腔相通,下端与气管相连。喉腔粘膜形成上下两对皱襞,上面一对为前庭襞(假声带),两前庭襞之间为前庭裂。下面一对为声襞(真声带),两声襞之间为声门裂(声门),气流通过声门时即可冲击声襞,使其震动而发声。

喉larynax

四足类动物呼吸道前(上)端,特殊分化的膨大部。前(上)接咽,后通气管,为气体进肺的入口,除鸟类外,同时为发声器官。由喉肌、喉软骨和黏膜构成。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的喉软骨有勺状软骨2,环状软骨1。哺乳类的喉部复杂,喉软骨主要有勺状软骨2,甲状软骨1,环状软骨1,会厌软骨1;喉软骨围成的腔为喉腔,内壁衬有黏膜,侧壁有两条黏膜褶称声带,可因空气振动而发声。雄蛙的口腔两侧各有一个声囊,可与声带产生共鸣,使发声宏亮。爬行类中,除守宫类外,声带不能发声。鸟类的喉部无声带,发声器官为鸣管。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