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喝茶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喝茶

茶叶有使神经兴奋、消除肌肉疲劳、增进食欲、解暑清火、解油腻、助消化、强心、利尿、防止龋齿等许多功能。饮茶好处多,所以老年人应该天天喝茶以强身健体。但饮茶应注意:
❶以清淡为宜。浓茶可导致兴奋、不安、失眠、多尿、便秘、心动过速、心律不齐。
❷饭后不宜立即饮茶。饭后饮茶,势必冲淡胃液,降低胃酸浓度,延长食物在胃内的消化时间。同时,茶中的单宁酸能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成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质,给胃增加负担,久之影响蛋白质的吸收。
❸有冠心病、高血压、甲亢的老年人,不宜喝茶;有溃疡病的人,喝茶时也应慎重。
❹不要用茶水服药。茶中的鞣质会和药物结合而沉淀,阻碍吸收。
❺不喝隔夜茶。隔夜或放置时间较长的茶中,含有二级胺,它是亚硝胺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致癌作用。
❻泡茶不要用100摄氏度的沸水。一般以60~70摄氏度煮沸过的水为宜,以免破坏维生素。另外,饭后用茶水漱口,是古人养生方法之一:茶的除污能力很强,且有抑制和杀灭齿间的乳酸杆菌、链球菌等微生物的功效,长期坚持饭后用茶水漱口,能大大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生。

喝茶

中国是“茶的祖国”。4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发现了一种可以解毒治病、健神延年的“神草”,就是“茶叶”。饮茶之风的兴起,一说始于战国时期,一说始于西汉,总之已有2000多年。到了唐代,茶叶生产得以蓬勃发展,饮茶之风日益兴衰。唐代的学者陆羽为此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茶书—— 《茶经》。现在,茶作为人际交往中的一种物品,仍起着极其重要的媒介作用。
由于各地风俗人情、文化背景、地理环境各异,各地的茶礼内容也不尽相同。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观念加强,喝茶之礼也趋于简单,不像古人那般繁琐、细致。但也有约定俗成的茶礼,即饮茶有一定的规矩。
讲究茶具的选择与洁净。以茶待客,是主人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而选择合适的茶具,并注意茶具的洁净,就成为检验主人情意浓淡的途径。一般说来,敬茶以玻璃杯为器皿较好,这样可让客人观赏到茶叶形态的美妙,投放茶叶前,先用开水净器,以免不洁。
投放适量的茶叶。投放茶叶的多少,也是衡量主人沏茶是否得法的一个标志。除按品种掌握用量外,还须因人而异。对待饮茶有年者,茶叶的用量不妨多些; 对待妇女、青年以及平时饮茶不多的人,用量可略少些,不致于浪费或显得小气。
注入适量的开水。为客人倒茶,应注入适量的开水。一般以七成为宜,以示尊敬。这就是俗话:“茶七饭八酒满杯”的道理。在中国有些地方,茶斟得太满是对人的不敬,甚至是骂人之意。主人沏茶时切莫只一次性地冲满一杯。水太满了,客人捧杯不便,且刚冲之茶叶一时难以泡透,茶叶浮泛水面,客人饮时只得边吹边饮,总显不雅。及至茶叶舒展,茶已凉了,客人也要离去,那就失去敬茶的意趣。故杯中第一泡开水不要太满,到可饮用时即主动先请客人品上几口,待杯中茶汤余下三分之一时,再及时为客人添水。此时水略多些也无妨,因杯中茶叶已浸出,茶味淡相宜,尽可令客人细尝慢饮,一享品茶之乐。不过,一杯茶叶冲上三四次后其味就淡,如再频频为之添水,便成清汤,反倒显得不敬了。
约束端茶举止。以茶待客涉及到宾主双方。作为主人,为客人沏好茶后,端杯时应以双手捧之,并将杯茶置于客人右侧,以便对方端杯。在端茶过程中,切不可将手指靠着杯沿,甚至伸杯中,显得不卫生。举止文雅,是显示主人修养的一个方面,不可忽视。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茶道也是一种待客的传统交际方式,源于中国。日本人在招待贵宾时,常表演茶道,以待客人。其间主人擦碗、取勺、倒水、端茶的一整套动作都有严格的规定。由于它融入了中国戏剧中那些固定了的程式化的动作,又达到了气功演练时所要求的放投入静的境界,使客人在品茶中,自然也忘掉了自我,起到了调整了阴阳、修身养性、净化心灵、超然物外的作用。
而今,中国的茶叶作为友好使者,走遍世界,成为连结中外宾客友谊的一种不可多得的无声的物体语言。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5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