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四个现代化”的形成过程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四个现代化”的形成过程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我们党的一贯思想。早在1954年9月,周恩来总理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他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 “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 我国的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内容是在探索中逐步充实和完善的。1964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正式向全国人民提出了在20世纪末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任务。1975年1月,周恩来总理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再一次重申了在20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对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党的十二大以后,对四个现代化的排列进行了调整,把工业现代化排在了最前列,这更符合四个现代化客观发展的要求和实际。因为工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主轴,只有工业实现现代化,才能提供先进的设备,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 “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 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