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寓教于乐”说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寓教于乐”说古罗马奥古斯都时代的著名诗人贺拉修斯(Horatius)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观点,这一观点正式表述在他晚年的著作《论诗艺》中。寓教于乐对后来古典主义美学和艺术有很大影响,可誉之为一种学说,固有“寓教于乐说”的称谓。贺拉修斯提出:“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他说:如果是一出毫无益处的戏剧,长老的“百人连”(古罗马把公民按年岁分为“长老”和“青年”,“百人连”是古罗马武装部队的单位)就会把它驱下舞台;如果一出戏剧毫无趣味,高傲的青年又会不屑一顾,掉头远去。“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愿望。”寓教于乐,从字面上看,它的着眼点在教育,理论所向是指导文艺创作和掌管文艺的人。以“教”为功效、为目的;以“乐”为形式、为载体。这里明显地表露着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主张——没有哪种教育方式比音乐教育、美术教育更好,因为它们“会拿美来浸润心灵”,能“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从而使人变得高尚优美;与另一位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主张——“音乐应该学习,并不只为着某一个目的,而是同时为着几个目的,那就是:❶教育。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