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四明南词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四明南词昔称四明文书,流传于浙江宁波、上海。相传明末清初时,有 “丝竹歌咏社”借弹唱念恋故国之情,渐为四明文书。清乾隆皇帝南巡时,曾在宁波听四明文书后赞称 “南方词好”,以后遂改称四明南词。南词高雅、格律严谨,开始是专为士大夫祀典庆会时坐唱的。道光年间已有了南词艺人组织 “崇德社”,代表人物有戴春生、李茂新。演唱时以三弦为主,扬琴、琵琶为辅; 至同治年间,镇海艺人沈阿如善吹凤凰箫,加上二胡为五档演唱。不久,鄞县、奉化籍艺人又组织了 “永裕社”,俗称 “新同行”。此时的南词艺人有近300人。光绪年间又有“引凤轩”组织,演唱时掺唱其他戏曲的曲调,有时还兼唱小曲、京剧。清末民初,涌现出五位艺人被誉称“五公座”。南词的演唱形式有单档至十一档,主唱者手操三弦用宁波方言演唱,大小嗓兼用,讲究演员要有“一白二唱三弦子”的硬功夫。南词乐队必在开唱前先奏一曲,演奏加花戴帽,八音和谐。四明南词的曲目30余种,除长篇《果报录》、《雨雪亭》外,开篇有 《西湖景》、《七仙斗宝》等。曲调传下来的有百余首,今主要有〔平湖调〕、〔紧平湖调〕、〔赋调〕、〔紧赋调〕、〔词调〕,艺人习称为“五炷头”,它们各又衍化成多种声腔与板式。 ![]() 主要责任者: 陈建东,马安娜,王燕芬 责任方式: 主编 出版者: 浙江摄影出版社 出版地: 杭州 页码: 1-186 开本: 32 中图分类号: J826.1 语种:中 定价:33.00 出版时间:2014-01 丛书多卷书否:是 丛书名: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 丛书责任者:金兴盛 丛书责任方式:主编 书目简介:本册工具书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之一,共收录19条词条。 被引频次:4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