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四褉袍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四褉袍sìxìpáo也作“四衩袍”。清代皇帝、宗室所穿的长袍。虽非宗室,但受到特赏,也可穿着。腰部以下开有四衩:前后各一,长二尺余;左右各一,长一尺余。因以为名。清福格《听雨丛谈》卷一:“(四禊袍)满汉士庶常袍,皆前后两开 衩,便于乘骑也。御用袍、宗室袍,俱用四开褉,前后褉开二尺余,左右则一尺余。”刘廷玑《在园杂志》卷一:“红绒结顶之帽,四面开衩之袍,俱不得自制,近见五爪龙,四衩袍穿者颇多,人少为注目,即曰某王所赐,无从稽考,听之而已。” 四褉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