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四言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240 四言诗诗体名。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字句为主,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最早成形的诗体。春秋以前的诗歌,如《诗经》中的作品大都为四言。汉代以后,格调稍变,作者渐少。 四言诗siyanshi古代诗体名。特点是全部或主要由四字句组成。这是文学史上出现最早的诗体。它适应了早期劳动及舞蹈的节奏,在上古歌谣及《周易》的韵语中已经出现,盛行于西周及春秋前期。《诗经》中绝大部分作品是四言诗,周代铜器铭文中也有一些近于诗歌的四言韵语。春秋后期,其创作趋于冷落。西汉虽有些文人四言诗,但名篇只有韦孟《讽谏诗》等少量作品。东汉之后,这种诗体逐渐被五言诗取代。汉末曹操作有《步出夏门行》、《短歌行》等,是《诗经》之后成就最高的四言诗。后代嵇康、陶渊明、韩愈、柳宗元等人也有四言作品传世。 四言诗诗体名。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句为主。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最早形成的诗体。春秋以前的诗歌。如《诗经》,大都为四言,汉初又一度活跃起来。刘勰《文心雕龙·章句》: “至于《诗·颂》大体,以四言为正;惟《祈父》、《肇禋》,以二言为句。”又说: “四言广于夏年,《洛讷》 之歌是也。” 刘氏在 《明诗》 篇又说:“汉初四言,韦孟首唱,匡谏之义,继轨周人。”他认为,《诗经》中的《颂》诗,四言居多;就《诗经》全书说,二言或五言、七言的也是少数。四言诗盛行于夏代,汉初又有人加以倡导。魏晋仍有写四言的,如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停云》等。但汉代以后,格调稍变,至梁、陈间,作者渐少。 四言诗诗体。全篇为四字句或主要为四字句。是中国最早的诗体。春秋以前诗大都为四言,如《诗经》。至汉稍变,南朝宋齐后渐少。 四言诗中国古诗体名。四言诗指通首都是或基本上是四字句写成的诗歌。中国古典诗歌中最早形成的诗体,西周时期较盛行。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虽杂有三、五、七、八、九言之句,但基本上是四言体。春秋战国时期诗作不多。西汉时期虽民间歌谣中兴起五言诗,但文人之作,还是以四言诗为主。东汉以后,四言诗的地位被五言诗所取代,但也有不少人继承《诗经》遗风的四言诗佳作。 四言诗古代诗歌体裁。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句为主,是中国古代诗歌最早形成的诗体。以 《八伯之歌》、《康衢歌》 最古。《诗经》 305篇,基本上是四言诗。叠章叠句反复吟咏,用韵较自由是其特点。春秋以后,逐渐衰微。虽有人继续创作,但成就不大。比较而言,曹操的 《步出夏门行》、《短歌行》 和陶渊明 《停云》 诸作,是优秀之作,称得上四言正体。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