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四马方簋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四马方簋西周中期青铜食器。1982年桃江县连河冲乡 (今灰山港镇)金泉村出土。现藏湖南省博物馆。簋通高30.6厘米,重5.8公斤,颜色绿褐光亮。簋身为圆形,口径16厘米,方折唇,束颈,鼓腹,圈足,下有长方形器座。座高10厘米,长20厘米,宽18厘米,座内有一悬铃舌的纽,铃舌已失。腹部原有四耳,残缺。肩部浮雕四匹昂首的卧马,前足后曲,后足伸直,两马臀部相对,马首另铸焊接。卧马之间饰卷曲的双身龙纹,腹部饰卷眉凸眼的兽面。兽面之间有高冠、勾咀、长尾的凤鸟四只。器座较长的两边铸立马四匹,每两匹一组,头向相反,昂首竖耳,头小,颈长,身短,蹄粗,尾长下垂,尾毛根根可辨。此簋的器形和座上的兽面纹均受到周文化的影响,但器身所饰卧马和器座四角的立马在周文化中看不到。该簋壁薄,腹部兽面凸起,器内壁也相应外凸,表现出明显的地方特点,应为本地古越族人所铸造,年代约在西周前期偏后。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